在这个古老的地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8064
颗粒名称: 在这个古老的地方
分类号: I267
摘要: 山、水、村寨、田园,上了镜头或许不错,用得上山明水秀这个词语,但它又如此贫瘠。春旱时节,秧田水舀了来煮饭,洗脚水贮起淋辣秧;赶场天,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卖耗子药的喊得哑了喉咙……即便是从围棋子一般大小的县城来,也觉得这乡村的日子象凝结了一般。然而,住惯了高山的不嫌陡。在这里的村民们,世世代代活得有滋有味。耕耘、收获,结婚、生育。和城里人吵架,愤极,会大声骂:你不要狗眼看人低,老子们乡头人咋个?他们还不知道这里有汉墓,原来是一片极繁荣的所在,否则,不会只是一个语义不详的“咋个”。春节前,村民某被公安机关抓走了。
关键词: 散文 当代作品

内容

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地方。山、水、村寨、田园,上了镜头或许不错,用得上山明水秀这个词语,但它又如此贫瘠。春旱时节,秧田水舀了来煮饭,洗脚水贮起淋辣秧;赶场天,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卖耗子药的喊得哑了喉咙……即便是从围棋子一般大小的县城来,也觉得这乡村的日子象凝结了一般。然而,住惯了高山的不嫌陡。在这里的村民们,世世代代活得有滋有味。耕耘、收获,结婚、生育。和城里人吵架,愤极,会大声骂:你不要狗眼看人低,老子们乡头人咋个?
  他们还不知道这里有汉墓,原来是一片极繁荣的所在,否则,不会只是一个语义不详的“咋个”。
  春节前,村民某被公安机关抓走了。据有人说,亲眼看见从他家搜走了一大背箩金娃娃(是搜了一背箩文物,放在最上面的是铜俑)。在乡村,这是一个久谈不衰的话题,不知在多少家的灶坑前被浓茶泡了又泡,被水烟筒熏了又熏。于是人们才又想起,前几年确曾风闻过此事,只因了“又没有领文管会的工资”,“糟”归“糟”,哪个去认真。于是又才想起,这村民某是有些显摆,修了房子,买了涤卡衣服……连他抽的香烟牌子是朝阳桥还是乌江或是甲秀,都得到了考证,于是不无几分妒意但又释然地说:“唉,国家的东西,观音菩萨的供果,乱摸得的么?还是老古人那句话,要穷得新鲜,饿得志气。
  省里、州里、县里,上面的人穿梭般的来,各种各样车辆,使乡里新修的公路上烟尘滚滚。考古队驻进乡里,给山寨输送着极新鲜的话题。山民们特别热心的是当民工,三块钱一天工资,哪里找?何况是点工,前些年搞集体时练就的基本功还在。在他们眼里,省里的人实在憨,花钱请人来闲起,特别是清理墓室和拍照绘图,近乎于抱起手看闹热,还得钱。考古队说:三块钱一个工,廉价。终于,人家又改了章程,按方计价,村民们一边是狠狠挖,一边愤愤地骂,挖完骂完,一结算,笑了:早点这样,你们也省些钱,我们一天多摸点票子……
  “早先,还硬是默倒你们是来挖银子的。心想,花这样多钱,不得点金银珠宝,划算么?后来才晓得错了,也才懂得啷子叫文物,不就是坛坛罐罐和破铜烂铁么?老古话就讲:千年文书做得药,硬是不假。看你们考古队也财迷,丁丁点点的烂瓦片都搜干净。这回挖得那颗‘巴郡守丞’印,看你们高兴得又跳又笑,才好大一点嘛。才是一颗铜印,就是金子也管不了几个钱嘛。
  “考古也不稀奇,就是先用铲铲打洞,找到墓室,开一个明槽,然后顺着墓室理,理到头,挖下去就行了。喊我们去挖?你莫开玩笑,这点政府我们懂,乱挖不得,要进班房的!”
  考古队走了,日子渐渐又趋于平静,只是乡政府里,偶尔会来一辆两辆小车,下来几个人,去看挖过的墓室。村民的话语里,也已增加了一些新名词:探沟、扩方、五铢钱、东汉、铜车马、多室墓、墓主……其中略有些知识的,便也知道早在一千八百年前,这里是一个繁华的所在,怕比如今的省城和州府还闹热,由此而生出几分自豪,心想:之地,靠也不知后来是咋个整起的,会变成蛮荒了明朝朱家民来开边屯垦。若是一直繁荣下来,说不定我们这里也便是省城。省城人呢,自然也就是乡巴佬了。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