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928
颗粒名称: 这也是路
其他题名: 普安箐头道班采访记
分类号: F426.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普安箐头道班养护工人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状态。文章通过作者的采访和观察,描绘了工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坚守岗位,辛勤劳动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乐观态度。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工人们的工资待遇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和关心这些基层工作者的生活和权益。
关键词: 养护工人 工作情况 生活状态

内容

十月的一天,晴空万里,我到普安箐头道班采访。汽车穿行在绵延起伏的普(普安)兴(兴义)公路上。进入普白大箐,晴空瞬变,密雾、毛毛细雨笼罩着狭窄的天地,使人顿生“十里不同天”之感。湿漉漉的道、冷飕飕的风,令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下午一点,我们来到了箐头道班。公路上五、六个养护工人冒着细雨,正在抬砂铺路。同行的工区长罗耀国告诉我,他们就是箐头道班的工人。此时,他们还未吃午饭。
  我们的车刚停下,迎面来了一个人。他中等个头,瘦黑的脸,着一身褪了色的蓝涤卡工作服。工区长说,他就是班长。
  我问:“班长,现在还没吃午饭,不饿吗?”张班长不以为然地说:“习惯了,也没什么。我们班共管十三公里路线,今天是在近处,到远的地段工作是清早吃了饭上工,要到下午五、六点钟才回来。”
  “这段路还养得不错呢,来往的车这么多。”我这颇为感慨的话使张班长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前段时间,洪水把公路冲成了大沟,十三公里路面冲塌了二十七处,计一千多方;路基冲垮六处,长达四百八十多米;冲毁路面八百多米长;堡坎,涵洞多处毁坏。有一个星期连马车都过不了,可把人急坏啦。工区长亲自坐阵指挥,大家齐心协力,加之一百多民工,突击抢修了半个多月,才基本恢复平整,保证了车辆的行驶。”
  “你们这样辛苦,每月能拿多少钱呢?”
  “钱倒谈不成。我们七个人,都是合同工。班里数我工资最高,每月五十七块,其他六个都拿五十四块,每天合不上两块钱,”张班长接着讲,“说真的,我的工资还不如我老婆,她在家一年喂一头牛、两头猪,就是几百块现米米(方言:现金),加上别的收入就远远超过我了。这些年,家里全靠她撑着。若靠我啊,没落头。”我试探着问:“现在人家都干找钱多的行道,你们为什么偏来养这路?”
  张班长正色道:“想找钱就往别处去,要发家就别进道班来。既然有心养路,就不要往钱上打算,只要过往的驾驶员说一声。‘这条路还可以’,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话是这么几句,却不是谁都能够说得出做得到的。
  这里,除张班长外,其他六个工人有五个是初中毕业生,都才二十几岁。我很纳闷:他们为何不去考个中专或高中呢?一个叫罗仕华的小伙子对我说:“考得上中专、高中固然好,但又何苦都往一座独木桥上挤呢?生活之路多着呢!我们现在走这条路不是很好吗?”这话不无道理,我确实为之动情。联想到某学生连续补习了三年初中至今还在补习的现实,我真佩服小罗有远见。
  有个布依族青年叫罗有灿,今年二十三岁,一九八四年新婚不久就来道班,干工作很踏实,挺活泼。据说,他晚上寂寞了,就吹一阵笛子,再哼两遍“十五的月亮”。是啊,这深山老林里文化生活也够贫乏的。这里一年难看上两场电影,电视当然别提了!
  这里的道班工人年复一年,以路为业,以班为家,以苦为乐。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六年两次被州交通局评为地方养护先进班,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在离开箐头道班时,小罗的话又在我耳边回响起——生活之路多着呢!我们走的这条路不是很好吗?我心里在说:这路,你们走对了!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关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