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844
颗粒名称: 仙鹤坪
分类号: I267
摘要: 出安龙县城东南六十余里,在一个名叫黄瓜绿的山寨驻足,你便站在一幅气势恢宏的泼墨山水画之前了。画幅上是苍茫的群山,萧森的古木,迭落的溪涧,飘渺的雾岚,这便是仙鹤坪——一块瑰丽而神秘的土地了。山顶平阔,有一石块铺砌甬道,山民呼为“天街”。据说,早年间,曾有一佛家弟子发誓要在山顶建庙筑寺,于是,伐木为庐,野果充饮,如此十余载,终因抵御不住野兽的进攻而作罢,仅留下这条天街供游人遐想。千百年来,仙鹤坪人迹罕到,因而一直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近年来,随着科学考察工作者的不断探寻,它的真实面目方逐渐为世人所知。
关键词: 黔西南州 仙鹤坪 森林

内容

出安龙县城东南六十余里,在一个名叫黄瓜绿的山寨驻足,你便站在一幅气势恢宏的泼墨山水画之前了。画幅上是苍茫的群山,萧森的古木,迭落的溪涧,飘渺的雾岚,这便是仙鹤坪——一块瑰丽而神秘的土地了。
  抬头凝望,海拔一千七百五十六米的主峰云烟缭绕,神秘而朦胧;两万亩土地,四千亩森林,就连累世居住在山脚的山民也没有谁将它踏遍。
  踩着败叶腐草入山,在沟壑间穿行,不一会便远离尘嚣,鸡鸣、犬吠、人声,渐渐暗寂无闻,人便晃若置身于蛮荒。嶙峋的山石象千年古兽,或蹲踞、或躺卧,默默瞪视来人。溪水从石壁、岩缝迸落下来,叮冬有声,汇而成涧,潺潺流淌,又于低洼处聚积成潭,澄碧如镜,映出一方蓝天。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它们在这里竟相繁衍,拼力争夺地面、空间,精壮者巍然挺立;衰朽者弓腰曲背,满布苔藓;精血干枯者则静静躺在地下,或仰于溪涧之上,形如拱桥,断岩赖以沟通。林木蓊郁,遮天蔽日,阳光也只能从细微的缝隙间奋力穿透下来,映出点点辉煌。山中林木多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林木科属的木兰、樟、壳头、山茶等百余科;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香果、阴阳果、八角莲、野核桃、香樟;还有优质用材树种木莲,滇楸、酸枣、梓木、润楠、旱冬瓜;经济林木则有台灯树、丝栗栲、红花油茶、猕猴桃、野生茶、板栗,尤以果大味美的中华猕猴桃分布最多。此外,林间岩畔,八角莲、竹节人参、蛇莲、七叶一枝花、黄岑、岩畔花及木耳、香菇等中药材及食用菌更是伸手可得。藤蔓在这里也充分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有的从悬岩上悬垂下来,随风摇曳;有的攀援着树干扭曲横伸,在林间织成网络,人亦不能不掀开藤网方能前行。因此,这里四季葱绿,秋冬之际,当山外已是草枯叶黄,一派萧瑟时,山上依然生机蓬勃,只有缀满枝头的累累果实,方能感觉到节令的变化更替。
  山腰则是花的世界,藤花、树花,木本、草本,人在花海中穿行,满眼是鲜红、纯白、鹅黄、淡紫,花团锦簇,争奇斗妍,四季不绝,让人目眩神乱。尤其是那一株株挺拔秀美的红花油茶,盛花时节,满树姚黄魏紫,点缀在丛莽之上,令人叹为观止。
  登上山巅,眼前突然明亮,心胸豁然开朗。远山半掩在白云中,群峰拱卫,一片青黛,隐约可见几处烟树笼罩的村落,那是分隶于安龙、册亨两县的布依、苗寨。山风习习,天地静穆,一切尽在不言中,人亦仿佛置身仙境。也许正因此故,便招来那一群群孤傲高贵的白鹤来此栖息,山也因此得名。除白鹤外,山中计有百余种飞禽走兽,兽类如熊、狐、鹿、獐、猴、旱獭、山羊、穿山甲;飞禽则有红腹锦鸡、红腹角雉、大杜鹃、猫头鹰等。
  山顶平阔,有一石块铺砌甬道,山民呼为“天街”。据说,早年间,曾有一佛家弟子发誓要在山顶建庙筑寺,于是,伐木为庐,野果充饮,如此十余载,终因抵御不住野兽的进攻而作罢,仅留下这条天街供游人遐想。千百年来,仙鹤坪人迹罕到,因而一直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近年来,随着科学考察工作者的不断探寻,它的真实面目方逐渐为世人所知。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