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民族团结的促进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670
颗粒名称: 做民族团结的促进派
分类号: D064
摘要: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扎扎实实地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根据我州民族工作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黔西南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29个兄弟民族,人口有230万。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面积占我州总面积的55%,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的40%。在录取少数民族考生时,要继续执行降低录取分数线的特殊政策。三是要努力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尊重民族地方的自治权利。这些问题,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据统计,全州干部队伍总数,1982年27774人,少数民族7612人,占27.4%。并要切实保障他们的自治权利,平等地位和应有的政治权利。六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搞好民族团结。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民族团结 促进派

内容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扎扎实实地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根据我州民族工作的实际情况,我认为:
  一、要继续深化对民族工作重要性、长期性的认识。
  中央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整个工作的组成部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党的各级组织和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发展当前的好形势,推动民族工作的不断前进。”黔西南州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州,除布依族、苗族以外,还有汉、彝、黎、回、瑶、仡佬等兄弟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素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为开发黔西南,建设黔西南,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过去,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各民族的聪明才智不可能得到发挥,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极为落后。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制度,开创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纪元。但是,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多种原因,三十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我们黔西南州更具有典型性。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还需要全党同志和各界人士作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在黔西南州,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经常地把民族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持之以恒地下大力气抓好民族工作,不断缩小与中心地区的差距,才能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和共同繁荣。如果对民族工作有丝毫的放松或忽视,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安定团结,经济上的繁荣和各项事业的兴旺,就不可能把黔西南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自治州。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进步、相互学习、共同繁荣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党中央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的选择,是十分精辟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地领会其深刻的含义。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党中央曾多次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时间上将是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作为一定历史范畴产物的民族,也不会在社会主义阶段消亡。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民族工作将具有长期性。根据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中央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基本国策,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实际,从民族平等、民族繁荣、民族进步、相互学习、共同致富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这一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是我州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指针。各级党委、政府及各工作部门,要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文件的基础上,把民族工作作为本部门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
  二、从我州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做好民族工作。
  在黔西南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29个兄弟民族,人口有230万。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面积占我州总面积的55%,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的40%。黔西南州虽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利、矿产、森林、草山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基础差,底子簿,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的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为了加快我州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速度,改变我州贫穷落后的面貌,州委、州政府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前,还要继续从六个方面做好民族工作:一是要切实把经济工作放在民族工作的首位。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任务,也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及各工作部门,在制定政策,拟定工作计划和措施时,首先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真正给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优惠,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二是要继续采取各种特殊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特别要注意抓好民族教育,办好现有的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在录取少数民族考生时,要继续执行降低录取分数线的特殊政策。对偏辟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女学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适当地放宽政策,加以照顾。要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推行民族文字,做好少数民族的文字扫盲工作。要积极发掘、搜集、整理、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剧目、体育项目。要下大力搞好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切实改变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三是要努力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尊重民族地方的自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我州虽然作了一些贯彻实施的工作,但还做得很不够,许多工作还没有很好地统一到《民族区域自治法》上来,有些现行政策还不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不利于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四是要大力培养、选拔和放手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必须大量培养少数民族的各级干部。”这是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达到民族繁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据统计,全州干部队伍总数,1982年27774人,少数民族7612人,占27.4%。1986年达到31866人,少数民族干部9387人,占29.45%;其中区级763人,少数民族占30.14%;乡级1384人,少数民族占51.8%。州直机关1982年正职43人,少数民族3人,占6.97%;今年63人,少数民族17人,占26.9%。1982年,副职总数102人,少数民族7人,占6.86%;今年副职总数117人,少数民族23人,占19.6%。现在的问题是:一、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比例。二、州直机关少数民族干部分布不合理。三、整个干部队伍(包括少数民族)素质都不够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根据干部“四化”的要求,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各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对民族干部,一是在政治上要充分信任,二是在组织上要大力培养。三是工作上要放手让他们干。同时,也要加强对汉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因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汉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60%,汉族干部占绝大多数。而且历来都离不开汉族干部的帮助。五是要做好杂散居、城镇的民族工作。我州有杂散居的少数民族二十多种,十多万人。要按照党的民族政策,采取特殊的措施,帮助民族乡、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和未定族称的人们共同发展经济、文化,走共同致富,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之路。并要切实保障他们的自治权利,平等地位和应有的政治权利。要结合城镇民族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民族工作的联谊机构,做好城镇的民族工作。六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搞好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今天,它也是我们进行改革和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在民族工作上,我们要牢固树立两个分不开的观点,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要提倡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援,互相帮助。要讲团结。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之间,少数民族干部之间,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之间都要团结,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做有利于团结的事。我们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带头。
  上述工作,除了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外,各工作部门要认真克服“民族工作是民委的事”、“搞民族工作是额外负担”的错误观念,提高认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常抓不懈。
  三、发挥各界人士专长、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黔西南州贫穷落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才匮乏。有了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知识缺乏,物力不足等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有知识,有专长的各族干都要加强团结,密切协作,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前提下,结合我州实际,紧紧围绕黔西南州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各自的专长,为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繁荣、平等,创造性地工作,为建设文明富裕的黔西南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当前,我们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扎扎实实地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努力完成和力争超额完成今年我州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各项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三大”胜利召开!我们大家都要做改革和建设的促进派,做加强民族团结的促进派,做加速我州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派。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何子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