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冗洪集市看到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659
颗粒名称: 从冗洪集市看到的
分类号: F127.73
摘要: 深秋时节,册亨县冗贝乡冗洪村农贸集市呈现出一派兴旺繁荣景象。一个场集日,记者目睹了市场的热闹场面:上午九时许,赶集的各族群众挑着农副产品,牵着狗、牛、猪、羊,从四面八方赶来,与滇、黔、桂前来收购土特产品的客商讨价还价。商品成交后,一个个乐哈哈地反复数着一张张“大团结”。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为促进边远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帮助布依人民广开脱贫致富门路。一九八五年元月,由工商、税务部门投资一千六百元,冗洪村干部群众自愿捐地义务投劳,经过一个多月的整修,建成约二千七百多平方米的山村集市。冗洪村布依族青年王泽周,去年十一月贷款三千多元引进五十八只黑山羊进行繁殖。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冗洪集市 农贸集市

内容

深秋时节,册亨县冗贝乡冗洪村农贸集市呈现出一派兴旺繁荣景象。一个场集日,记者目睹了市场的热闹场面:上午九时许,赶集的各族群众挑着农副产品,牵着狗、牛、猪、羊,从四面八方赶来,与滇、黔、桂前来收购土特产品的客商讨价还价。商品成交后,一个个乐哈哈地反复数着一张张“大团结”。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冗贝乡冗洪村地处安龙至册亨公路边,与安龙县石盘乡相毗邻,附近座落着数十个村寨。这里气候温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过去由于没有农贸市场,这一带的布依族农民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全靠人挑马驮到几十里外的区镇市场换生活日用品,山区民族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为促进边远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帮助布依人民广开脱贫致富门路。一九八五年元月,由工商、税务部门投资一千六百元,冗洪村干部群众自愿捐地义务投劳,经过一个多月的整修,建成约二千七百多平方米的山村集市。农贸市场建成后,附近乡村的各族群众将山里盛产的板栗、核桃、木耳、大米、苞谷、黄豆、土烟及药材等农副产品拿到市场出售,不但成交快,而且价钱好。村民们看到平时不起眼的“土”产品能变成现钱,诱发了发展商品经济的热情。
  两年多来,附近乡村的各族群众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商品生产。产品通过集市销到县内外,甚至广西、云南等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这里的各族群众开始摆脱贫穷状况,逐步走上富裕之路。布依族聚居的冗贝乡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全乡积极发展养殖、种植业,大牲畜由原来的几百头发展到近两千头,生猪饲养量达到人均一头;马帮队从几十个发展到二百多个,这支马帮队伍,走村串户收购土特产品,驮到市场出售,既增加了自己收入也激发山区商品生产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山区各族群众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和封建迷信思想也是一种有力的冲击。过去,他们把发财的希望寄托于神的恩赐,烧香瞌头,祭神祭灵,但却仅是美梦一场。党的改革、开放、搞活政策才真正为这里的布依群众开辟了致富之路。冗洪村六十多岁的布依族老人潘应生,烧香瞌头几十年,膝盖跪成了茧疤,结果越跪越穷。冗洪市场建成后,潘应生瞄准市场需要发展牛、马等大牲畜,去年收入逾千元,现在还养有四头牛、两匹马、五头肥猪。如今、潘应生老人逢人便夸山村市场好。
  市场活跃开阔了群众视野。冗洪村布依族青年王泽周,去年十一月贷款三千多元引进五十八只黑山羊进行繁殖。、半年时间靠卖羊仔还清了全部贷款还略有盈利,现还圈存六十多只黑山羊。在他的带动下,当地畜牧业发展很快。仅冗洪、冗贝两个村寨就有十多户布依族农民养了五百多头黑山羊,黑山羊仔更是成了当地的紧俏货,供不应求。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韦朝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