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今年秋种我们要办的几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627
颗粒名称: 搞好今年秋种我们要办的几件事
分类号: F322
摘要: 省在遵义召开农业工作会议以后,我们安龙县的党政领导对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抓好秋种。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的小农经济观念,安贫乐道,满足于现状,缺乏科学知识和商品意识。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以提高农民对种“小季”的积极性。田块的准备,是“小季”获得高产的基础。
关键词: 黔西南州 秋种 农业工作

内容

省在遵义召开农业工作会议以后,我们安龙县的党政领导对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抓好秋种。
  为了搞好今年的秋种,我们在大坪乡作了调查,根据典型调查,结合面上掌握的情况,我们决定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农民对搞好秋种的认识。
  一些农民对“小季”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小季产量低、收入少,搞得好不好,都影响不了一家人的收入和吃粮”,“小季不用薅,不种是憨包、多少、好坏还是种一点,成个啥样算啥样”。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的小农经济观念,安贫乐道,满足于现状,缺乏科学知识和商品意识。因此,我们要深入向农民宣传种好“小季”作物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宣传只要用科学方法种植、管理,“小季”同样可以获得高产丰收;宣传发展粮食生产不仅是供自己吃用,它还是商品,通过交换流通,不但可以增加农民自身的收入,对整个国家建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以提高农民对种“小季”的积极性。
  二、作好田块准备。
  田块的准备,是“小季”获得高产的基础。我们到田间查看,虽然一些田块的水放干了,但由于入秋以来,雨水过多,地下水位较高,泥土的含水量还很大,秋种播种的时间已在眉捷,要能做到精细整地,必须开深沟排水,抢天气翻犁,抓时间适时播种。
  三、推广良种,备足肥料。
  粮食产量的高低,种子是一个重要因素。环境条件的好坏,也不可忽视。常言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加肥不如换种”。种子是作物生长的内因,水肥管理是外因。要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备足肥料,每亩不少于一千公斤,还要腐熟,砸细,施用时,才能均匀布施。为了使良种能充分发挥优势,还要搞好病虫害的防治,在播种前,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处理。
  四、抓旱地分带轮作制及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的应用,能充分利用土地及光热资源,能做到地块中四季常青,是夺取旱地高产、多收的有效措施。在秋种时,就要考虑到明年的包谷、黄豆、烤烟、红苕等的种植,做到用地养地。如搞麦——包谷——红苕制,只要使用良种,施足肥料,一亩地内可收小麦一百五十余公斤,包谷三百五十余公斤,加起来就是五百公斤,再加上五折(苕折粮)的红苕,一年中亩产就可达到五百五十公斤以上。推广分带轮作制是粮食增产的良好途径,要作好示范推广。其他农业新技术,也必须抓好,如小麦的开厢小窝点播或分厢小弧条播,油菜的分厢小窝点播或育苗移栽等。
  这仅是技术之一,做好田间管理,适时匀苗、定苗、薅追、防治病虫害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以点带面,我们还决定在大坪乡搞五百亩小麦、油菜高产试验点。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万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