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堤荷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614
颗粒名称: 招堤荷塘
其他题名: 招堤纪行之二
分类号: K928.7
摘要: 清康熙二十三年,招寻峰率修了一座石堤,后称之曰招堤。沿堤而去,便是金星山上的“涵虚阁”、“半山亭”等。如在半山亭凭栏远眺,正如清翰林魁首张之洞在《半山亭记》中所说: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沙明荷净,舞翠摇红。只是那荷风的阵阵清香与那袅娜的莲姿令他这般斗酒十千姿尽谑。清晨,点点露珠凝在剑瓣的顶上,忽地,滚向花蕊,有的则在花瓣缝隙中滴落到荷叶,自如地浮在叶上。荷花无风时呈袅娜之姿,有风既作飘摇之态。当微风飘拂时,荷花的异馨吻着轻风,悄然无声地送给人们。这风,宽广不乱,清香不杂,让人阵阵微醺。自然界的这种美的组合,仅仅为人类而在,它需要人们完全地溶进这种和谐与安宁中去,从而得到美。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招堤荷塘 荷花

内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在安龙县城东郊,有一处“陂塘海子”。清康熙二十三年,招寻峰率修了一座石堤,后称之曰招堤。以后,海子里种了荷花,海子的绿和招堤荷花的韵味,酝成了这自然绝妙的胜景。
  一到这里,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于是在记忆中搜索着。记起了《红楼梦》一开始,不就有云蒸霞蔚,山空水灵的朦胧感?当然,神形不会雷同。这儿的山独立又连缀着,一座座圆圆的,石与草层次分明。石的圆圈压着草的圆圈,一层层相盖,象是谁故意叠出的。随着人的远去,圆的轮廓模糊起来。山呈了棱锥形,金字塔状,只是少了那狮身人面像和那特有的卢克索文化瑰宝。不过这阵阵袭来的荷香,那三千年前的法老又哪曾体味得上?这山景与招堤的景色相辉映,相陪衬。让人终觉天连水茫,山接天帷,迷迷朦朦,一副青色与乳雾相渗透的卷轴山水画。
  招堤横亘海子,连着金星山。堤岸长满了茸茸绿纤,行行垂柳,蓊蓊郁郁的。当晨光撒在大地上,便有点点金鳞铺在绿茸上,随垂柳稀疏的倩影交错拂动。沿堤而去,便是金星山上的“涵虚阁”、“半山亭”等。如在半山亭凭栏远眺,正如清翰林魁首张之洞在《半山亭记》中所说: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沙明荷净,舞翠摇红。朝而苍翠千重,暮而烟霞万顷。
  海子之中,田田的荷叶长得层层拥拥的,都是碧海中不守规矩的沦涟,与旭日相上下,现出难以觉察的和谐。鸟瞰那点点荷花,黄连白,白络红,纷纷点点地洒于绿丛中。荷叶参差,小风过处,此起彼伏的。一些含苞欲放的骨朵藏在高的叶下,被低的托住,只有随着风的往来,才时隐时现出怜人的影儿。风,捆住了人的目光,至美的光景陶冶了人的心灵。人就这样天真无邪地跟随着风的足迹,沉醉在天空地回的佳景中。这犹如慈祥的母爱,在孩子那里所得的反馈。
  海子中的五座亭子,如亭亭玉立的半羞少女,低着头。上下参差的荷叶恰恰连成一件合体的绿裙,随风阵阵地飘。又象展翅而又流连着这荷塘的大鸟,仿佛醉了似的,不肯离去。这儿既无葡萄美酒,怎会长醉不愿醒呢?只是那荷风的阵阵清香与那袅娜的莲姿令他这般斗酒十千姿尽谑。弥望的荷叶,阳光耀玄,一律透着绿和青光,又略微藏有几分游丝的碧雾。几处修长的枝茎,似乎还有鹅黄飞扬。有的枝叶很高,似乎被水拥着,四周有铜钱大小的浮萍。绿亮的潭水没有流动,让叶儿绿得更沉,更纯了。
  绿波之上,绿光之中,亭亭荷花,原是嫩白,又点染着淡红,酷似王冕所画的无骨荷花,这大概是荷叶交错掩映的缘故吧。在自然所赋予的充满韵律的空间,充溢着象飞梭似的剑瓣,形成一层层的花冠,戴在那位花蕊公主的头上。清晨,点点露珠凝在剑瓣的顶上,忽地,滚向花蕊,有的则在花瓣缝隙中滴落到荷叶,自如地浮在叶上。绿叶微微震了一下,水波就把荷花的倒影画得更加妩媚而又不失原形。
  荷花无风时呈袅娜之姿,有风既作飘摇之态。当微风飘拂时,荷花的异馨吻着轻风,悄然无声地送给人们。这风,宽广不乱,清香不杂,让人阵阵微醺。这儿的一切,是大自然绝妙的组合,使招堤如此和谐、安宁。自然界的这种美的组合,仅仅为人类而在,它需要人们完全地溶进这种和谐与安宁中去,从而得到美。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卢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