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八年安龙县变化喜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578
颗粒名称: 改革八年安龙县变化喜人
其他题名: 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分类号: F427.73
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龙县深入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广大城乡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一九八一年,安龙县农村全部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一九八四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七八年增长15.74%,林、牧、副、渔等各项经济收入也显著增加。近两年来,尽管遭受旱、虫等自然灾害,但整个农村经济仍呈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到一九八六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223.35元,比一九八二年增加131.85元。经济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广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正发生巨大变化。
关键词: 安龙县 城乡居民 工业经济

内容

本报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龙县深入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广大城乡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一九八一年,安龙县农村全部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一九八四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七八年增长15.74%,林、牧、副、渔等各项经济收入也显著增加。近两年来,尽管遭受旱、虫等自然灾害,但整个农村经济仍呈增长趋势。一九八六年,全县农业总产值比一九八四年增长93.68%。乡镇企业的发展尤为突出,一九八六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一九八四年增长89.89%。
  二、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一九七八年以前的十多年里,全县工业亏损每年都在18万元左右。一九八三年以来,该县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狠抓技术改造和挖潜革新,降低消耗和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一九八四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748万元,超州政府下达计划的21.6%,七个预算内国营企业个个盈利。一九八六年,工业总产值比一九八五年增长25.25%。
  三、城乡人民收入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到一九八六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223.35元,比一九八二年增加131.85元。经济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广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正发生巨大变化。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恩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安龙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