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黔西南报》 报纸 |
唯一号: | 250820020230007465 |
颗粒名称: | 千年黄土地 如今稻飘香 |
其他题名: | 黄土老村直播地膜旱稻试验地丰收在望 |
分类号: | S511 |
摘要: | 祖祖辈辈居住高山的农民,要想吃碗“自己栽种”的白米饭,已经不是梦想了。兴仁县大桥河乡的黄土老山上,由城关区农推站在那里进行的直播地膜旱稻试验已获成功。八月下旬稻谷已进入成熟期,预计亩产可收干谷四百公斤。黄土老村海拔一千四百米。见坝区农民栽秧割谷只有望而兴叹,有的甚至想搬家。今年四月中旬,城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熊帮会等同志与这个村的干部郑德祥合作,在一块瘦黄泥巴地上进行直播地膜旱稻试验。经过科学栽培管理,这亩地已丰收在望。据介绍,这亩地的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和薄膜仅花了四十余元,可不算高。它为山区农民改变粮食品种结构,利用地力更好地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一个可行性范例。 |
关键词: | 兴仁县 黄土老村 旱稻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