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双层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459
颗粒名称: 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双层经营”
分类号: F321
摘要: 目前深化农村改革,应当重点抓好完善分户承包、统一服务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提高组织效益,增强自我服务能力,促进商品生产发展。但是,目前“统一服务”这个层次很不景气,一些属于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运筹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出现了失控、失调和失效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六年全州非农占地二万四千四百零六亩,其中未经批准,自圈、自占、自用的占27.2%。仅一九八六年农民占用耕地达四千零五十八亩,其中三分之一未经批准。因此,完善合作制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系统地、正确地宣传合作制,反复讲清党和国家对完善发展农村合作制的基本政策。如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长期不变。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双层经营

内容

目前深化农村改革,应当重点抓好完善分户承包、统一服务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提高组织效益,增强自我服务能力,促进商品生产发展。
  问题的提出
  包干到户发挥了伟大的历史作用,要肯定它长期不变,充分发挥其潜力。但是,目前“统一服务”这个层次很不景气,一些属于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运筹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出现了失控、失调和失效的现象:
  集体土地管理失控。据不完全统计,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六年全州非农占地二万四千四百零六亩,其中未经批准,自圈、自占、自用的占27.2%。仅一九八六年农民占用耕地达四千零五十八亩,其中三分之一未经批准。私自出卖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的也较为普遍。当然,这种土地经营自流演变有其外部因素,但其内因还是乡、村放弃管理职能的结果。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失调。一些偏远山区,在发展商品生产中碰到缺门(生产门路)、缺人(人才)、缺资(资金)的问题,大量的荒山、荒坡、矿产、森林资源和大批剩余劳动力,因缺少乡、村“统一经营”层次,无人去组织、规划、协调和建设而形不成生产力,资源变不成产品,潜在的优势不能转化为商品优势。
  一批区域性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逐渐失效。不少地方的塘、库、堤、坝和排灌机具毁坏,渠道堵塞,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化,生产力遭到破坏,多年形成的服务体系逐渐解体。一九八六年全州三百三十四处小(二)型以上水利工程,实灌面积二十九点二万亩,只达设计面积的54.7%,比一九七九年实灌面积少五万多亩。小型水利工程破坏更严重。这是近几年水稻成灾面积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面列举的情况说明,包干到户如果不加上组织效益,它的功用就会慢慢减弱,一家一户有许多事情是办不了的,不免丢失许多选择机会。为了抗御个体经济无法应付的自然灾害,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必须进行的农业基本建设,为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设备和生产合理布局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了举办集体福利事业,保证困难户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了代表农民与外界对话,及时反映农民的意见和要求,等等。只有分散经营,即包干到户的一面而没有社会化、专业化,即统一服务的一面,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关系就是不完善的,保证社会主义生产的畅通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加强统一服务 完善双层经营
  以土地公有为基础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目前体现农民组织程度的最普遍形式,应当充分重视发挥它的作用。
  首先,它拥有最主要的经济资源。集体所有的田、土、山、水等自然资源,全部归它所有;乡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也基本由其经营;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也都居住在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之内。它有权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行使自己管辖范围内土地的所有权、管理权和支配权。
  其次,它的许多经济职能,其它组织难以替代。例如实行土地承包,需要有一个代表者发包和管理;进行商品生产,需要具有法人资格的代表来同国家和其它经济单位对话;搞地区内生产建设,需要有长远规划,统一经营;烈军属优抚、五保户安排、困难户照顾,以及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的开展,只有它有条件作出统一安排。
  这一切说明,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能发挥较大作用。因此抓住完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环,就能推动农村各种形式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基本出发点,是要组织一定的规模经营、发展商品生产。目前需要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服务、协调职能作用,为发展商品生产提供更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它的内容,综合各地做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点:①管理好集体的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搞好土地建设,维护土地公有制,防止对土地的掠夺、破坏,使有限土地得到合理利用;②统一组织农田基本建设和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③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为家庭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④制定本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生产、生态良性循环;⑤认真办好现有企业,积极创办新企业,组织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⑥指导农户开辟生产门路,订好生产经营计划,落实扶贫措施,实现共同富裕;⑦搞好承包合同管理,合理确定集体提留,落实国家计划和合同订购;⑧管好集体财产,管好用活集体资金;⑨搞好烈军属优抚、五保护安排和困难户照顾,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⑩举办公益事业,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以上内容的实行,应视当地具体情况而定,不要强求一致,也不是统得越多越好,统是服务于分,为家庭经营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了这些作用,就会使双层经营体制获得新的组织功能,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建在哪一级好?多数地方主张建在村一级。因为,在长期的实践中,村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套组织机构,只要加强地区性合作组织的职能就行了,可以减少重新建立组织的工作量和不必要的波动。同时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建立起同外部的广泛联系,且有行政力量作后盾,它可以借助这种关系去协调经济活动中各方面的关系,提供有效服务。现在可以村、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行使经济职能,又行使行政职能。规模较大和居住分散的村,可由村民小组代行一部分职能。
  正确地进行农村合作制的宣传
  当前还有一些思想认识问题,比如怕走“回头路”,重开“大锅饭”,认为讲合作就是生产资料归大堆,“谈合变色”,等等。如不认真解决,就会带来很多消极作用。因此,完善合作制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系统地、正确地宣传合作制,反复讲清党和国家对完善发展农村合作制的基本政策。如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现在讲“统”,主要是为农民服务,不是统一起来管死,而是办农民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如水利、良种、防疫、植保、加工、运销等。其目的就是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使生产资料及时供应,生产出来的产品及时加工,尽快运出去,减少中间贩子谋大利,生产者不得益,提高经济效益。还要宣传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政策长期不变;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必要补充,应当受到保护。通过这些宣传,消除各种疑虑和误解,从而促进合作经济和商品经济更好地发展。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左庆鹿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