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他一束光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342
颗粒名称: 献给他一束光明
分类号: I25
摘要: 陈淑秀与双目失明的一等残废军人余方高,这两颗纯洁的心,经过激烈碰撞,终于在迎春花开放的时节,聚发出烁目的爱情的火花——结婚,组成家庭。方高并未想过,但这两个字对他来说,却是一个美丽而又甜蜜的诱惑,激动过他年轻的心。她把一颗颗剥了壳的葵花米装在他面前的一把汤匙里,在来宾的众目睽睽之下,把自己的缕缕情思凝结成一粒粒葵花米送进方高的口里。在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中,方高极力朝后躲着,尴尬得脸一阵红似一阵,心里被甜蜜和幸福塞得满满的。她侧耳听听,方高还在酣睡,便为他压好被子,轻手轻脚地起床了。小陈生长在农村,早起,是她多年的习惯。方高洗漱完了,锅里的鸡蛋也煮好了。
关键词: 残废 烦恼 心灵

内容

残冬的踪迹终于在晴隆山黛青的峰巅隐去了,春天的步履随着迎春花的开放姗姗而来了。迎春花是报春的花,爱情的花。陈淑秀与双目失明的一等残废军人余方高,这两颗纯洁的心,经过激烈碰撞,终于在迎春花开放的时节,聚发出烁目的爱情的火花——结婚,组成家庭。 家庭是什么?方高并未想过,但这两个字对他来说,却是一个美丽而又甜蜜的诱惑,激动过他年轻的心。谁想,襄渝铁路会战正值紧张阶段的一九七一年隆冬,一天清晨,当方高从一个意外的突变中醒来后,才知道和他一同进入隧洞执行放炮任务的四个战友已牺牲在掌子面,去执行任务的五个人唯有他幸存,但上帝已在他的眼前把世界变成了一个不明的永恒之夜。从此兵营、哨位、沸腾的工地,与他朝夕相处的电钻、战友、首长,还有故乡的田野,入伍前时常“玩表”的杉林、父亲、兄弟都看不见了,都只能凭回忆去记起、去抚摸,凭想象去感觉了。爱情、家庭,在他的心里都成为泡影,随着梦醒,随着战友的呻吟声,随着医生护士查房的脚步声,都悄悄地离他远去了。当黎明的阳光透过窗幔,温暖地照在他脸上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是一片冰封雪国。 但他和众多的荣誉军人一样,祖国没有忘记他,党没有忘记他,人民没有忘记他,陈淑秀——这位纯洁善良的姑娘越过崇山峻岭,来到了他的身边,把自己的一颗燃烧着的少女的心捧送到他的眼前,回暖了他冰冷的心。 现在,她正以新娘,这个刚建立的家的主妇身份甜甜地招呼着来宾,一会敬烟,一会献糖献茶,间隙就回到他身边,先挑一块他最喜爱的糖撕去纸皮塞进他嘴里,接着剥葵花。她把一颗颗剥了壳的葵花米装在他面前的一把汤匙里,在来宾的众目睽睽之下,把自己的缕缕情思凝结成一粒粒葵花米送进方高的口里。在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中,方高极力朝后躲着,尴尬得脸一阵红似一阵,心里被甜蜜和幸福塞得满满的。直到婚礼结束,宾客散尽,他都还沉浸在这幸福和甜蜜之中。 清晨,遥远的天边刚露出一抹淡白,小陈就早早地醒来。她侧耳听听,方高还在酣睡,便为他压好被子,轻手轻脚地起床了。 小陈生长在农村,早起,是她多年的习惯。记得在娘家的日子里,她天天都这时候就起床,挑水、割草、洗衣、打扫院坝、淋菜……当太阳在天边露脸时,她或是已从两里多远的小河里挑来了第三挑水,或是已挽着一大提篮洗净的衣物回来了。她热爱劳动,喜欢料理家务。她觉得这是她的本份。 方高起床了。她找了一套新衣服让他换上,在他洗脸刷牙的时候,她迅速在水开得咕咕作响的锅里下了鸡蛋。接着放糖,去泡。方高洗漱完了,锅里的鸡蛋也煮好了。
  “来,喝点汤,暖暖身子。”
  她把方高扶按在火边,在碗里把糖水鸡蛋均匀地划开,一汤匙一汤匙地送进方高的嘴里。 婚后的生活和恋爱阶段的生活一样,有甜蜜的窃窃私语,也有世俗的讥嘲和不被人理解的烦恼,还有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每天起床后,她的第一句话是问方高:“今天想吃什么?”然后上街去买。最初,她每次从街上回来,眼里都禁不住滚动着泪花,耳鼓全被一路上听到的冷言冷语寒得满满的,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可当她看到方高睁着那双满怀希望的眼睛“看着她”的时候,便立即将眼里的泪水拭去,墩锅做饭。任他说去。 这种冷言冷语对她并不陌生。在她刚和方高确立恋爱关系后,她的亲戚,她朝夕相处的伙伴都来劝她,“你年纪轻轻的,不挑个五官端正的俊后生,偏偏去找个瞎子;"“象你这样的人家,叫你父亲想办法走走后门,还愁找不到个工作。”对这些善意的奉劝,小陈常常回以淡淡的一笑。但那些带刺的挖苦、讥嘲,诸如“这恋爱好景不长,迟早要吹的;”“那瞎子是个当官的,哼;”“她一定是看上了那瞎子的钱”等,却深深地刺伤了她那颗热情的心。她明白自己,也明白方高。方高仅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工资才三十多元……她该怎样向那些持世俗偏见的人解释清楚呢?她苦恼、困惑。 村外山前的那条小路,在夏天灿烂的晚霞下盛开着各种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有如她童年的梦,温馨甜美。在这条小路上,在这簇簇花丛中,小陈度过了一个个苦闷、彷徨的黄昏。看着落照下远山烟霭蒙蒙的霞被,方高手握电钻开山钻洞的形象就在她眼前晃动,“突突突”的电钻声就在她的心里轰鸣……
  夜在她眼里,突然变得那么漫长、沉寂。
  “淑秀,”她的母亲和刚撒下的月华一起走到她的身边,“你爹来了,叫你哩。” 柔和的夜风舒缓地漫舞着,大地上是一遍皎洁的清辉。她妈捋捋被夜风拂动的已渐斑白的发丝说:“淑秀,想好了就不要再想三想四的了。方高是为了国家的建设残废的,如果是你的哥弟,你又该怎样想呢……” 妈妈的话如一汪明净的清泉,把小陈干渴的心田滋润了,往日的苦恼、困惑正在这泉水中消弥。她久久矛盾的心平静了。她从妈妈的口里听出,家里是支持她的,当区委书记的父亲是支持她的。她狂喜地奔跑起来。她知道父亲的工作很忙,很少回家,每次都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爹!”回到家时,父亲已快走了。 “淑秀,”父亲要到前面的生产队去谈工作,他边走边说,“你已经长大了,应独立走你的路。你的路靠你来走,不要听别人说三道四……况且,你是共青团员,区团委宣传委员……”
  “爹!”小陈的眼里已涌上了泪花。
  那轮素月已经升高了,圆圆的,在空中默默地游弋着,不断向大地倾撒着清辉。
  唉,别理睬。 她每走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她依然一步步走过来了,也许以后的路还将更其艰难。可她已作好了准备,路,还要继续走下去。 一九七七年,县政府将她安排在建材厂(当时的水泥厂)工作,担任水泥库保管。她是一个共青团员,她不愿围着丈夫,围着锅台,整天在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转。她还年轻,有力气,她要为国家的建设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这一考虑,她在婚后不久便开始训练方高简单料理自己、料理家务的能力。闲暇,她就牵着方高逐步熟悉煤炭堆放的位置,水缸、灶、锅、橱柜、米坛……的方位和距离,训练他自己捻菜。这些方高都在熟悉和逐步地熟悉。最使她感到为难的是方高的大小便问题。从她们的住房到厕所须下一段坡。以前,方高大小便都是由她牵着去。每次,她牵着方高来到厕所门前都要大声问里面有人没有,待里面的人都出来后方领着方高进去,把他的脚安放在蹲位上后自己到外面等他,等他解完后再进去将他领出来……个中苦衷可想而知。 面临她即将工作的现实,她提议买个便盆,让方高在她工作时间内在屋里大小便,可清洁惯了方高说什么也不愿污染屋里的空气。幸好,邻居们都站出来了,叫她放心工作,方高在家有事,有他们哩。 群众是理解他们的,是乐意帮助他们的,有这样的邻居,她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一注暖流在她的心里荡漾。要紧的是搞好工作,用自己的工作来报答党、政府和人民的殷切关怀。 担任水泥库保管后,一天除了入库、建账、发放等面上的工作外,她就是堆码水泥、缝补不牢的包袋、清扫撒在地上的水泥沫,整天把自己关在库房里。当她走出昏暗的库房站在晴朗的阳光下时,全身灰扑扑的,连脸嘴都分不清了。厂里的小青年看到她这模样,便幽默地喊她“灰姑娘”,和她开玩笑。她虽然出生在农村,同样做过“灰姑娘”,做过的梦。“灰姑娘”,真美。她舒朗地笑了,工作更起劲了。 星期天、节假日是属于她和方高的。每逢这一天,她就把方高打扮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牵着他逛街,到县城附近的公路上散步。一路上,她不断地向他介绍沿街排列着的蔬菜、肉摊、个体户的小吃、铺面、新上市的水果,刚完工的高楼,庭院里、宿舍阳台上盛开的花卉。当他们站在二十四道拐旁边的国防公路上,观看险雄的二十四道拐时,方高长长地慨叹了,才十年的时间,想不到家乡已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这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从妻子的口中,家乡秀丽的一山一水,绚烂的一草一木和激动人心的建设情景,无不使方高感到格外的亲切、舒畅。世界是与他同在的。 晚上看电影,小陈一边看一边给方高讲述,就象向他介绍高雅的月季,雍容的玫瑰,莹洁的兰花一样,把电影里的画面情节、人物一一描述出来,使他得到美的享受…… 种瓜得种,瓜豆得豆。如同公允的土地对待任何勤于耕耘的农人那样,小陈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以自己的滴滴汗珠,终于迎来了丰硕的金秋。多年来,她爱厂如家,工作踏实认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努力,曾多次被选为出席州县的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一九八二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不久,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
  生活是甜蜜的,但生活中也有苦水。
  这一天,小陈迈着轻快的步履,灰扑扑地回到家就听到下面厕所的喊声。 “方高!”她一惊,急忙奔下去,见方高正站在厕所外,手扶砖墙四下张望,口里不时呼喊着她的名字。原来,他由一个小孩牵着去厕所,他蹲好后小孩便玩去了,这一玩就玩忘了。
  把方高牵回家后,小陈的心里一阵阵难过,鼻子一酸,两夫妇竞抱头痛哭起来。 从结婚至今,他们夫妇俩还没有这样抱头痛哭过。泪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下,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又向他们的肤肌透去。这是两颗爱心的融合,是肉与灵的互换。
  哭,也许是痛苦的,而一对感情笃厚的恋人抱在一起哭,则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幸福! 他们的哭是幸福的。泪水洗刷了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了,感情更融洽了,相互的灵魂都获得了一次新的升华! 而作为方高的妻子的陈淑秀呢,她觉得自己的责任更重大了。他们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也许他们还会遇到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困难,还会有更多的痛苦和烦恼。但痛苦和烦恼只能使他们的灵魂一次次获得升华,使他们的感情更加真挚。
  况且,生活中更多的是甜蜜!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聂吉
责任者
张剑
责任者
陈淑秀
相关人物
余方高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