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泉感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314
颗粒名称: 姊妹泉感悟
其他题名: ——马岭河峡谷纪游之五
分类号: K928.9
摘要: 惊过回峰崖,一挂小小银瀑,自西岸飘飘洒洒跌落河谷,溅起一团淡淡的水雾。这是一个农历六月的天气,马岭河两岸的田地,仿佛敞开了阔广的胸膛正急促地喘气。出差贵阳归来的朋友告诉我,黄果树瀑布因干旱几乎成了“裸体瀑布”,于是我们不禁对这挂小小飞瀑生出一份新奇来。为此,不仅天干不断,久雨也不会浑浊,春夏秋冬,古往今来,天天如此,岁岁同然。喝一口这泉水,不仅生津止渴,还可祛火除邪。传说归传说,水红树根确真硕大如磐,一根根如山里汉子饱绽的肌肉;近水处却生出许多长长短短的根须,呈水红色,宛如膀臂上的汗毛,在透明透亮的泉水中悠然颤动。泉水汩汩涌出,无一水藻,无一杂质,伸手入水,顿觉清凉袭来,沁人心脾。
关键词: 浑浊 泉水 颤动

内容

惊过回峰崖,一挂小小银瀑,自西岸飘飘洒洒跌落河谷,溅起一团淡淡的水雾。那水雾升腾,扩散,渐渐地消逝在燥热的大气之中…… 这是一个农历六月的天气,马岭河两岸的田地,仿佛敞开了阔广的胸膛正急促地喘气。出差贵阳归来的朋友告诉我,黄果树瀑布因干旱几乎成了“裸体瀑布”,于是我们不禁对这挂小小飞瀑生出一份新奇来。 循了水流,沿了一层层插满秧苗的梯田田埂,拐过几株古老的枇杷树,我们来到一处叫九头坡的半山腰上,心中倏地扑进一阵惊喜:在这大山的胸窝处,寨子左侧的一片竹林旁边,巍然屹立着两棵如伞的水红树,其树并根而生,根部流出两股清冽冽的泉水。这两股泉水先是合在一起,然后左右分开,一股入田,一股顺沟流下……一槽秧苗绿油油地长,一挂银瀑喜孜孜地飘,原是皆出于此哩! 当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对我们说,这水红树是很古以前一庄户人家的夫妻俩变的,那泉水呢,是不肯离开父母,终身孝道父母的两个女儿。为此,不仅天干不断,久雨也不会浑浊,春夏秋冬,古往今来,天天如此,岁岁同然。喝一口这泉水,不仅生津止渴,还可祛火除邪。传说归传说,水红树根确真硕大如磐,一根根如山里汉子饱绽的肌肉;近水处却生出许多长长短短的根须,呈水红色,宛如膀臂上的汗毛,在透明透亮的泉水中悠然颤动。泉水汩汩涌出,无一水藻,无一杂质,伸手入水,顿觉清凉袭来,沁人心脾。 一路饥来渴往,有这般好的泉水,我们哪会轻易放过?用石头支起锅桩,在近处抬来柴禾,烧了一壶滚水沏茶。啊呀,那茶水的滋味实在是觅不到一句准确的语言来形容哩!起初,大家以为如久困沙漠乍逢水,咸淡辨别不得,就了带来的点心,吃饱喝足之后,歇息了好一会儿,人人又品一回这泉水沏开的茶,依然不肯放过原先的感叹,断言这泉水果然是好,说是比那虎跑泉水泡下的龙井茶未见得逊色半分。太阳从九头山丫那儿滑下去,大家又喝一回那茶水,才恋恋地离开了姊妹泉。州外事办的陈主任见我们舍不得,便拎了余下的半壶茶水,小心翼翼地尾在后边,说是谁要喝了,就喊他一声…… 我不知有多少人到过九头坡,喝过这姊妹泉的水,如是没有喝过,而又想弥补一点自己心灵的缺憾,那末,你就去品一品吧,或许,你会获到一点难以言传的感悟!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郑若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