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查获一批伪劣商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261
颗粒名称: 我州查获一批伪劣商品
分类号: F760.6
摘要: 本文介绍了黔西南州查处伪劣商品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查获了一大批伪劣商品,保护了人民身体健康,维护了消费者利益。这次查获的伪劣商品,从轻工食品、家电到粮食、药品,品种繁多,五花八门。它们长期充斥市场,扰乱市场物价,严重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消费者利益,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由州工商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查处工作,采取系统内自查和市场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措施得力,收效较大。经过查处,贩卖和制造伪劣商品的不法分子受到严厉打击,群众拍手称快。查处伪劣商品的活动,还将继续进行。对已查明的一些大案要案,有关部门将集中力量,逐一落实。
关键词: 黔西南州 伪劣商品 消费者利益

内容

本报讯 今年四月份以来,全州查处伪劣商品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查获了一大批伪劣商品,保护了人民身体健康,维护了消费者利益。
  这次查获的伪劣商品,从轻工食品、家电到粮食、药品,品种繁多,五花八门。它们长期充斥市场,扰乱市场物价,严重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消费者利益,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由州工商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查处工作,采取系统内自查和市场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措施得力,收效较大。到目前,全州查获价值二万六千多元的伪劣药品、变质大米十一万公斤、加水白酒一千七百多公斤、伪劣汽水二千二百瓶、变质猪肉一千三百公斤、冒牌香烟二万二千八百三十条、冒牌彩电二十多台、手表五千七百多块、假冒商标四千三百多张等等。此外,工商部门还在兴仁、贞丰、晴隆、普安等地发现几十起个体工商户持假执照营业事件。经过查处,贩卖和制造伪劣商品的不法分子受到严厉打击,群众拍手称快。
  查处伪劣商品的活动,还将继续进行。对已查明的一些大案要案,有关部门将集中力量,逐一落实。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孟祥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