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甘当“小媳妇”的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219
颗粒名称: 一个甘当“小媳妇”的人
其他题名: 记晴隆县碧痕区民政助理员梁英才
分类号: K82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他就是晴隆县碧痕区公所民政助理员梁英才。梁英才原任碧痕区屯上乡党委书记。他在抓征兵工作的同时,还对军烈属和复退军人的生活住房和生产等问题进行调查了解。老梁知道了邓老人的苦恼,就主动上门宽慰老人,并帮助老人准备后事。在钱物的管理使用上,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有一次,一个乡未将区下拨的五千多元灾民危房搬迁费专款专用。
关键词: 晴隆县 梁英才 民政

内容

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为前方战士分了忧,给后方烈军属和复退军人解了愁。他就是晴隆县碧痕区公所民政助理员梁英才。
  梁英才原任碧痕区屯上乡党委书记。一九八三年元月,组织上将他调到区里当民政助理员。这时,一些风言风语冒出来了。“老梁真憨,堂堂的书记不当,愿去做‘小媳妇’!”他听了这些话,并没有改变主意,而是服从了组织决定,当了民政助理员。四年多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地工作。每年冬春两季,他都要下去了解全区的七十多个烈军属和六百多名复退军人的住房、生活情况。一九八五年,为了搞好征兵工作,他提出了对军属的优待金采取由干部分担五角,群众分担二角的建议,被区委领导采用,使这一年的征兵工作很快就顺利完成了。他在抓征兵工作的同时,还对军烈属和复退军人的生活住房和生产等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做到了“四个优先”(即优先救济受灾粮款、优先解决寒衣棉被、优先供应化肥、优先购买石油),解除了军人家属的后顾之忧。他还主动帮助一些年迈的烈属准备后事。达南乡红旗村有一个叫邓红文的烈属老人。他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但想到自己是古稀老人,依然为死后无棺木而发愁。老梁知道了邓老人的苦恼,就主动上门宽慰老人,并帮助老人准备后事。
  在钱物的管理使用上,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有一次,一个乡未将区下拨的五千多元灾民危房搬迁费专款专用。他知此事后,立即赶去调查核实,批评了这个乡的错误做法,追回了此款,保证了灾民搬迁工作的进行。这几年,经他办理的临时救济金二万六千四百多元,粮食一百一十二万七千多公斤,棉衣一千套(件),化肥十四万八千多公斤,没发生一点差错。由于他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州县民政系统的先进个人,他所在的区也多次受县表彰。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夏明金
责任者
黄大远
责任者
梁英才
相关人物
邓红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晴隆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