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徽在这里闪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212
颗粒名称: 军徽在这里闪光
分类号: E2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横断山,路难行,军民鱼水一家人。连队团支部研究后决定由四个小组轮流给老人送水。连队还把这项活动作为每年新兵入伍时的传统教育。今年六月中旬,黔西南报社一辆上海桑塔拉牌小车,在花江附近被一辆东风牌货车撞坏,滑到了一个二米多高的斜坡下。在这紧急时刻,报社的同志想到了这里驻有一支部队。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军徽 军民关系

内容

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这是《长征组歌——入云南》中对军民关系的描写。其实,战争年代这种军民鱼水情谊,今天依然随处可见。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采撷的两个小故事,就是例证。
  十载送水情动人
  驻兴义某部一连驻地附近有一位早年丧夫的五保老人张老奶奶,今年已七十高龄了。她吃水要到五百米以外的小河去汲。由于年老多病,体力衰弱,老人挑不动水桶,只好用小盆端。每端一盆水要半个小时。一九七六年,一连驻进了这里。部队的战士们知道此事后,都自告奋勇地为老人送水。连队团支部研究后决定由四个小组轮流给老人送水。连队卫生员每月还给老人检查一次身体,为老人建立了病历档案。逢年过节,连队炊事班的战士还为老人送柴,帮她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连队的“战士小乐队”还为老人表演节目。就这样,一连从一九七六年到现在,一直坚持为老人义务送水,从未间断。连队还把这项活动作为每年新兵入伍时的传统教育。教育新战士要象爱自己的母亲那样爱这位老人,使她体味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义务抬车不用谢
  今年六月中旬,黔西南报社一辆上海桑塔拉牌小车,在花江附近被一辆东风牌货车撞坏,滑到了一个二米多高的斜坡下。在这大雨如注、人烟稀少的地方,怎样才能把车抬上来呢?去邮局挂电话?得搭车去,延误了时间;去找人来帮忙抬?人地生疏,上哪儿去找呢?在这紧急时刻,报社的同志想到了这里驻有一支部队。于是,他们找到了部队,说明了情况。顷刻,紧急集合的哨音响了,三十多人的抢险队伍在王教导员的带领下,赶到了现场。只见战士们脱掉雨衣,挽起袖口裤管,用肩来硬抬。随着“一二三”“一二三”的号子声,这辆一吨多重的小车终于被抬上了公路。报社领导见战士们的衣服被雨水浸湿,全身溅满泥浆,十分感动,表示要酬谢。王教导员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军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先到我们那里换换衣服,暖暖身子吧!”报社的同志非常感激,与三十多双沾满黄泥的手紧紧地握着……。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曾鹏渊
责任者
肖建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