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新观念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171
颗粒名称: 树立新观念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分类号: F01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政治体制改革将提到党的工作日程上来。欢迎州县领导同志为这个专栏撰写稿件。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整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商品经济 体制改革

内容

编者按:改革是发展生产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政治体制改革将提到党的工作日程上来。八年来,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我州城乡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各条战线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巨大变化,本报从今天起,开辟“州县领导谈改革”专栏,目的在于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尽快把我州建设成文明富裕之乡。欢迎州县领导同志为这个专栏撰写稿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整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省委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也要求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把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为整个工作的主旋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加强领导,更新观念,落实措施,放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今后我州经济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推进我州商品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今后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理顺关系,为发展商品生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领导,首先要增强紧迫感,以改革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促进我州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商品经济,就是要努力提高商品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搞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既要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又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更要努力提高产品的商品率。商品经济的发达,商品率的提高,才能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目前,我州农产品商品率仅占30%左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广大农村,“种田为吃饭,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生蛋为找盐巴钱”的自给自足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全州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长期在20%以内徘徊。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一九八五年仅为全国的33%和全省的46%。这些都标志着黔西南州商品经济处于落后地位。因此,加快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州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重要任务。
  加强领导,要理顺各种关系,搞好协调服务。目前,全州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还很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和需要,商品缺乏竞争能力。这涉及到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企业活力等问题,还涉及到流通、运输和资金等问题。要解决这许多问题,就要增强商品经济意识,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大胆改革,理顺关系,促进商品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各级领导要变行政管理型为服务型,为商品经济发展搞好各方面的服务:一是提供信息和指导,帮助确定发展项目;二是帮助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搞好目标责任管理;三是帮助提供贷款,从资金上给予扶持;四是牵线搭桥,帮助打开产品销路。只有这样,才能为发展商品生产创造良好环境。
  二、适应新形势,树立新观念,克服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障碍
  几年来,我州的改革和开放取得了明显进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但是,和全国尤其是和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进展还不够理想。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赶不上全国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克服旧思想,树立新观念已经成为我州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领导到群众,自上而下地在观念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
  第一,要破除小农经济思想,树立商品经济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商品生产有了发展,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于是,有的农民便满足于“政策对了头,粮食堆满楼,客人到我家,有酒又有肉”的生活水平,有点钱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讲排场,摆阔气,婚丧嫁娶大摆酒席,挥霍浪费。甚至有些温饱尚未解决的农民,还抱着“穷得新鲜,饿得志气”的思想而不愿走出山门、寨门、家门去打开致富之门。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农民,既理家头,又跑外头;既串街头,又看市头,千方百计抓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农民的商品意识,商品经济才会有新的突破。
  第二,要破除平均主义思想,树立竞争观念。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不仅允许竞争,允许冒尖,而且要大力鼓励经营管理好、效益高的企业和勤奋劳动的个人先富裕起来。
  第三,破除“统购统销”思想,树立市场观念。中央(1987)5号文件指出:“根据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逐步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建立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中心任务。”这进一步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十分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不能再抱着统购统销的老观念不放,而要利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重视市场开发,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
  第四,破除经验主义思想,树立信息观念。发展商品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重视信息。生产靠流通,流通靠灵通,灵通就是信息。在当今社会里,信息是我们正确决策搞活经济的依据。那种“情况不明决心大,知识贫乏点子多”和靠老经验决策的做法,只会把事情办得更糟。因此,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要善于搜集信息,而且要善于鉴别信息和正确利用信息,把握时机,作出对策,增强应变能力,在商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破除轻视知识的思想,树立人才观念。无才不兴,无智不发,如果说信息是资源,那么知识和人才就是资本,谁拥有这个资本,谁就能够在商品生产的发展中一马当先。所以,作为一个领寻者,一要善于发挥各个方面有知识、有技能的人的作用;二要善于发挥农村乡土人才,能工巧匠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实践和示范,带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六,要破除闭关自守思想,树立开放联合观念。我们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破除闭关自守、狭隘僵化的思想,大搞横向联合,在联合中求发展,求速度,求效益。但在联合中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虚实结合,注重实效。既要广泛出击,外引内联,又要狠抓落实,注重实效,不要满足于意向性的协议。二是利益均分,风险共担,不要唯利是图,好处独吞,有了盈利就想把人家挤走。
  第七,要破除宗法思想,树立法制观念。宗法思想和小农经济思想一样,也是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必须加以破除。管理经济和社会,既要重视行政手段,更要重视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防止“以言代法”或“以权代法”的做法,认真做到以法治国,以法治县,以法治乡,以法治厂。要使广大群众遵纪守法,把一切经济活动自觉纳入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同时,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经营和合法权益。
  三、因地制宜,落实措施,放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根据我州实际,发展商品生产应抓好以下措施的落实。
  (一)因地制宜,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州是一个农业地区。由于人多耕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弱,粮食生产不稳定,粮食问题一直是影响全州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大问题,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目前广大农村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地方财力十分薄弱,加之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向外购粮,不仅运输困难,而且财政也补贴不起。因此,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向外调运粮食上,而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解决好粮食问题。所以,我们要下大力气抓紧粮食生产,扭转近几年来粮食生产徘徊下降的状况。我州粮食生产不在扩大耕地面积和搞大的工程上做文章,主要在水利设施维修配套和生物措施、耕作技术以及经营管理上下功夫,把生物措施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稳定现有面积,努力提高各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关键是在品种更新、耕作技术和田间管理上要有所突破。目前全州的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70%,只要把中低产田改造为中高产田,并努力改变广种薄收的粗放耕作状况,加强粮食基地建设,我州粮食就可以做到基本自给。在稳步发展粮食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林果业、畜牧业。采取建立各种不同规模的商品基地和千家万户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方针,以建设商品生产基地为主,以千家万户的生产作为补充,两者结合起来,我州农村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农村的商品经济就会有新的突破。
  (二)以户办、联户办为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要从我州的基础和州情出发。
  一要能人带头,示范引路。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选准行业,几个能人首先带头搞,就会逐步延伸到整个村寨。
  二要坚持以户办、联办为主。因为这样可以多方集聚闲散资金,投资少,见效快;它受现行不合理的体制干扰和限制少,有充分的自主权,发展比较容易,办事比较灵活;还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出一批会经营、懂管理的人才和技术力量,为全州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富民,凡是农民个人能办的,乡里不要去争,乡里能办的,县里不要去争。三要以小为主,以多取胜。这样做,适合我们的州情,才能保持商品经济的迅速起步和稳定发展。
  (三)发展集市,搞活流通。集市是商品集散和商品流通的重要场所。集镇发展了,还可以辐射广大农村,使集镇经济和庭院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发展到一定程度,乡村就可以负责初加工,集镇负责精加工。所以我们说,发展市场是“抓一点带一片,抓集镇带全县”。
  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是交通问题。“要想富,先修路”。因此,山区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把公路修通修好,商品生产才有发展的可能。
  发展商品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流通问题。我州商品生产能力差,推销力量弱,许多产品因无人推销而不能发展,或因滞销而萎缩,一旦有了销路,就能迅速发展。因此,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必须重视流通问题。除了充分发挥商业、供销、外贸部门的作用外还要大力开拓民间的各种流通渠道,允许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从事产品推销,必要时还可以由乡干部带队,形成一支善察行情、精明灵活的推销队伍,走南闯北,以销定产,保证生产供销的正常进行。
  (四)要有组织、有领导地搞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将劳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州有两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二是劳力优势。资源优势正在发挥效益。大批剩余劳力固守耕地,劳力优势却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个问题过去我们认识不足,现在是应该认真思考的时候了。一是可以动员有建筑技能的能工巧匠带队,由自己组成施工队伍,承包基建工程,搞不了大项目,就先搞技术不复杂的小项目,取得经验,再由小到大,由粗到精。二是可以由区乡干部带队,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力外出,开辟更多的劳务市场,带动更多的农民通过劳务输出这一途径脱贫致富。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安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