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需要阳光雨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170
颗粒名称: 幼苗需要阳光雨露
其他题名: 记坡脚三道沟青年林场
分类号: F326.2
摘要: 盛夏,烈日炎天,我们来到离坡脚乡不远的三道沟青年林场。这个林场是木咱乡三十六名共青团员,响应安龙县委开发荒山、发展黑荆树的号召,今年元月一日,背着行李,开进三道沟,上山安营扎寨,垦荒造林办起来的。黑荆树,是优质烤胶原料。安龙气候、土质条件都较适合,又以坡脚一带为佳,他们便在这里选点建场,承包一千七百亩荒山,发展黑荆树。目前,以短养长,种植其他作物,开展综合经营。当我们踏进林场,在场的九个共青团员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来林场的头天,刚刚下了场大雨,看到他们赖以棲身的茅屋被狂风暴雨掀得倾斜,随时都可能倒塌。我们与盛情的主人同吃了顿午饭,一菜一汤,看不到油花花。论生产条件更差,论生产资金奇缺。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林场 共青团员

内容

盛夏,烈日炎天,我们来到离坡脚乡不远的三道沟青年林场。
  这个林场是木咱乡三十六名共青团员,响应安龙县委开发荒山、发展黑荆树的号召,今年元月一日,背着行李,开进三道沟,上山安营扎寨,垦荒造林办起来的。
  黑荆树,是优质烤胶原料。安龙气候、土质条件都较适合,又以坡脚一带为佳,他们便在这里选点建场,承包一千七百亩荒山,发展黑荆树。目前,以短养长,种植其他作物,开展综合经营。
  当我们踏进林场,在场的九个共青团员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们谈得很实际,也很生动。
  担任林场团支部书记的王邦元说:我们八十年代年轻人,不能光吃老祖宗的祖业,要有点新的作为,办林场,创财富,为国家作贡献,为子孙后代造福,是多有意义的事情!我的二弟都结婚了,我还没有朋友,父母着急,多次催谈婚事,我都推辞了,决心把林场办好,把我的青春和我的爱献给林场。
  王富国,二十五岁,可算是林场的长者,任队长。他憨厚,淳朴,说起话来,句句有声。他说:县委号召发展黑荆树,心想自己是共青团员,入团时说要听从党的召唤。党委的号召,事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作为一个青年,要有抱负,有理想,要干一番事业!
  张大琴,二十岁的农村姑娘,腼腼腆腆,语言无华,实实在在。她说:开发山区经济,共青团员带头,我来了,一看,野岭荒山,茫茫苍苍,不象我们木咱乡,有电灯、有电影、还有录相,白天晚上热热闹闹的。这里什么也没有,连吃饭的碗筷也是自己带来的,一切白手起家,女团员割草,男团员盖房,有了个落脚点,开始垦荒种地。自己汗水浸过的土地,倍觉亲切,格外爱它。农历正月十五,大家回去过年,我和韦永刚守场,也坚持开荒。第一组六个人,我当组长,我们三月份就开荒十四亩。
  这伙生龙活虎的共青团员,给我们谈理想,谈现实,也谈到很远很远的将来。支部书记王邦元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在场里转了一圈。新开垦的一百五十亩荒地,披上了绿装,六十亩花生茂密葱笼,开始抽花插针,四十亩苞谷苗架茁壮,长势喜人,移栽的千余株柑桔已经成活,嫩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新育的三亩黑荆树苗破土而出,充满勃勃生机。这里,一切都在变化着。
  这些八十年代的农民青年,怀着一腔热情,来到深山野岭,承受着意志的考验,经受着艰苦环境的磨炼,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创造着新的生活。所见所闻,真叫人感慨、动情。然而,感慨之余,我□们也着实为“青年林场”捏一把汗,为它的未来担心,因为这里现实条件实在太需要改善。
  我们来林场的头天,刚刚下了场大雨,看到他们赖以棲身的茅屋被狂风暴雨掀得倾斜,随时都可能倒塌。走进屋里,地上还流着水,难以举步。几根木棒支撑的床,摇摇幌幌,伸手一摸,床上湿气很重。我们与盛情的主人同吃了顿午饭,一菜一汤,看不到油花花。论生产条件更差,论生产资金奇缺。目睹这一切,我们心里纳闷:这样的林场,能持久、能发展吗?我们仿佛听到三道沟林场在长呼短吁:希望有关方面,伸出热情之手,救救这株幼苗,扶持这株幼苗,它需要阳光雨露。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宗裕
责任者
冯永方
责任者
王邦元
相关人物
王富国
相关人物
张大琴
相关人物
韦永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