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至如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148
颗粒名称: 宾至如归
其他题名: 记贞丰县者相镇方便旅店
分类号: D6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方便旅店提供优质服务,赢得旅客赞誉,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关键词: 贞丰县 方便旅店 优质服务

内容

在兴义,我早就听说贞丰县者相镇有个“方便旅店”,被群众冠以“精神文明一枝花”、“新风格旅店”、“到店如归家”等美称。六月中旬,我怀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不信任心理,专程赶去者相镇采访。
  来到者相镇,我没有急着进这家声誉在外的旅店,而是先在镇上其它地方转游,算是作些“外围”调查。结果,一些群众知道了我的来意,高兴地说,去写写吧,那是一处
  旅客之家
  一进方便旅店,旅客真有归家之感。时值炎夏,这里备有解渴送爽的香茶、开水、扇子供旅客享用。如果你想了解信息,那么,店内订有《黔西南报》、《贵州日报》、《中国青年报》、《健与美》等报刊,可供你浏览。这里,家与店的界限确实有些模糊。当然,这并非是因为店内的被子、垫单、蚊帐清洁整齐,而主要是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譬如,住房由旅客自己选择,主客同桌进餐等。有时,这里又存在着宾主之别,比方旅客入睡前,店主就送来热□水、毛巾之类;当旅客离店时,“来!我帮你提货”,店主的声音热情、真挚。
  短短三天的逗留,通过与周围群众的攀谈,我深深地体会到,方便旅店诸多的声誉,均来自于
  优质服务
  方便旅店,是一九七八年重开的个体老旅店。店主曾开会是一位健康、勤劳而善良的老人。她虽然年近花甲,精力却很充沛,她诚挚的服务为旅客所倾倒。
  今年四月的一天,花江一位姓陈的个体工商户在方便旅店住了一夜。翌日清晨,这个个体户乘上通往牛场的客车做买卖去了。客车平稳地向前行驶,乘客们都悠闲地闭目养神。这时,陈猛一摸包,随身携带的一百元钱不翼而飞。陈着急一阵之后冷静回忆,才想到这钱是放在旅店枕头下,早晨离店匆忙而忘记取走。她想叫驾驶员停车,自己赶回去取钱。乘客们七嘴八舌地劝她:
  “你别想好事,人家再蠢也不会认帐了!”
  “算了,算了,蚀财免灾。生意人,到别处找点来补贴。”
  她细细一想,也有道理:自己一没有将钱交店主保管,二无依据证明钱放枕下。只好自认晦气。
  车到牛场,陈满腹心事,在街上徘徊。这时,奇迹出现了:店主将那一百元钱不缺一个边送来了!原来,曾开会在打扫陈住的房间时,发现了这笔钱,立即拦住一辆汽车,带上这笔钱,不!带上一颗圣洁的心,赶到了牛场。陈拉住曾开会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十年来,曾开会把旅客忘带走的钱物送还原主有两百多次,使三万余旅客高兴来店,满意归家。真是难能可贵,要不,曾开会怎能被州、县、区评为先进个体户呢?
  四川省一位个体户黄更生,长期住者相以补鞋为业。一次,黄病重不能补鞋挣钱,举目无亲,吃住无着。这时,方便旅店免费为他提供食宿。曾开会还为之请医抓药,亲自熬药服侍。目睹眼前这位慈母般的长者,硬铮铮的五尺大汉黄更生居然滴下了热泪。
  最使旅客难以忘怀的,还是方便旅店每逢春节三天的免费款待。去年,浙江一刘姓父子在方便旅店度春节。他们说:“方便旅店使我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忘却了离乡的惆怅。”
  采访结束,一位旅客送我一首诗:
  君到者相漫食宿,
  方便旅店堪驻足;
  到店如家不虚传,
  一片冰心在玉壶。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汪富国
责任者
黄更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贞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