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厂唤醒沉睡的康家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081
颗粒名称: 瓷厂唤醒沉睡的康家湾
分类号: F326.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兴义县国营瓷厂利用康家湾村的瓷土资源,实现村组经济收入增加,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关键词: 兴义县 瓷土资源 脱贫致富

内容

本报讯 今年元月建成投产的兴义县国营瓷厂,已给这个县革上乡穷得叮当响的康家湾村民组带来了一万五千元的收入。
  康家湾是一个二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寨,有丰富的瓷土资源。过去,这里的产妇和病人都难得吃上大米,招待客人要现去找叶子烟来切。兴义县瓷厂于今年元月建成后,与康家湾村民组签订了瓷土供应合同。从此,这里的村民振奋起来,他们把沉睡在地下的瓷土挖出来,用马驮到四公里外的公路上,销售给县瓷厂,每吨卖价二十三元。全村民组每天三、四十人挖瓷土,十多匹马搞运输,一个劳力一天至少可收入三元。七口之家的卢传礼,四个劳力挖瓷土,三匹马搞运输,每天收入二十多元。现在,卢传礼随手就可摸出“甲秀”、“草海”,碗里端的已有一半是大米饭。王书学过去穷得没有换洗衣服,进县城买一元钱的车票也要靠借。自县瓷厂在这里收购瓷土后,他联合了十九户人家挖瓷土卖,六月十七日这次结账,十九户人家二十一天就收入一千七百元。王书学本人也有了很大变化,不光衣服穿得撑抖,还戴上了手表。
  建设一家厂,脱贫一个村。到六月中旬,康家湾村民组已卖出瓷土五百吨,村民的生活已有了很大改观。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邓应华
责任者
袁远伦
责任者
卢传礼
相关人物
王书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兴义县国营瓷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兴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