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逼人急生智因陋就简搭“渡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011
颗粒名称: 旱情逼人急生智因陋就简搭“渡槽”
分类号: S423
摘要: 兴义县兴化乡兴化村第一组村民因陋就简,用板凳、枋板、楼梯、塑料薄膜等搭成八十二米长的“渡槽”,代替胶管输水。让柴油抽水机从肖家水井抽的水往这座“渡槽”上流淌到田里,解决了需水打田插秧的大问题。该组有三十一亩望天水田。今年大端阳都过去五、六天了,天还未下雨,而且,所撤的秧苗也快上节,再等老天下雨是不行了。从井里抽水打田无胶管输水,买胶管又缺乏资金,人们心急如焚。有人提议用土办法搭“渡槽”输水,大家都认为办法好,于是一齐动手,不到半天,村民们就各自将自家所有的“自然资源”集中起来:有大方桌六张,长板凳十二条、长枋板二十二块,楼梯十一架。
关键词: 打田插秧 自然资源 兴义县

内容

本报讯 兴义县兴化乡兴化村第一组村民因陋就简,用板凳、枋板、楼梯、塑料薄膜等搭成八十二米长的“渡槽”,代替胶管输水。让柴油抽水机从肖家水井抽的水往这座“渡槽”上流淌到田里,解决了需水打田插秧的大问题。
  该组有三十一亩望天水田。今年大端阳都过去五、六天了,天还未下雨,而且,所撤的秧苗也快上节,再等老天下雨是不行了。可怎么办呢?从井里抽水打田无胶管输水,买胶管又缺乏资金,人们心急如焚。常言道:柴多火焰高,人多主意多。有人提议用土办法搭“渡槽”输水,大家都认为办法好,于是一齐动手,不到半天,村民们就各自将自家所有的“自然资源”集中起来:有大方桌六张,长板凳十二条、长枋板二十二块,楼梯十一架。仅花了八块钱购买了八十二米塑料薄膜,就搭成了高二米,长八十二米的“渡槽”,代替了上千元的输水胶管。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向益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兴义县
相关地名
兴化乡
相关地名
兴化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