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午话屈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827
颗粒名称: 五月端午话屈原
分类号: K03
摘要: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又名“端阳”、“重五”,或“重午”。“端”是“初”的意思,“午”是按干支推算,五月为“午”。相传西周时,人们逢五月五日,便在门户上挂艾叶和菖蒲,意为驱毒气、避邪恶。后来,每到端阳节,人们都要吃粽子,其意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最早的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一个“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政治家。又遭昏君楚顷襄王以及一些佞臣的迫害,流放江南,忧愁烦乱,写下了不朽的爱国诗篇《离骚》,最后投河而死。千百年来,屈原的品格和精神一直为后世所景仰。改革之年,政通人和,五月端午,话说屈原。
关键词: 散文 端午 屈原

内容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又名“端阳”、“重五”,或“重午”。“端”是“初”的意思,“午”是按干支推算,五月为“午”。相传西周时,人们逢五月五日,便在门户上挂艾叶和菖蒲,意为驱毒气、避邪恶。此习历代相传。后来,每到端阳节,人们都要吃粽子,其意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最早的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一个“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政治家。他品格高洁,忠贞不屈,抱有进步的政治理想,然而,却被昏庸懦却,为群小所包围的楚怀王逐出朝廷。又遭昏君楚顷襄王以及一些佞臣的迫害,流放江南,忧愁烦乱,写下了不朽的爱国诗篇《离骚》,最后投河而死。
  《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流放江南后,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忧心如焚,经常在汨罗江边徘徊,“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天,他向一个老渔夫道出了遭流放的缘由:“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老渔夫对他说:“你是聪明贤哲的人,何不随波逐流,转变作风呢?”屈原说:“高尚的人,谁能让自己的品格蒙受世俗的污辱呢?我宁愿让自己投入长流的江水,把自己葬在鱼肚里好了,怎么能让清白的颜色受到世间的污秽的玷染呢?”于是投汨罗江自尽了。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五日。从此端午这一中国的民间习俗成为第一个有纪念意义的节日。
  千百年来,屈原的品格和精神一直为后世所景仰。汉初,遭遇与屈原相似的贾谊,写过一篇《吊屈原赋》,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司马迁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精神,完成了《史记》的写作;李白“一身傲岸”不向权贵折腰,却深深敬佩屈原。他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充分肯定了屈原的不朽。杜甫继承了屈原精神,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优秀诗篇。他说“: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屈原不仅为我国人民所热爱,所纪念,而且是世世文化名人之一。一九五三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人民都纪念他。他是华夏民族第一个得到世界性纪念的人;他的诗歌的天上人间,“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九歌》是第一个创立了中国戏剧雏型的歌舞剧;中国第一个纪念性的节日——端午节,也紧紧和屈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改革之年,政通人和,五月端午,话说屈原。让我们以九死不悔的精神去追求真理、坚持改革吧!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荣昌;
责任者
屈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