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的榛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631
颗粒名称: 香甜的榛子
分类号: I267
摘要: 榛三年以上才开花结果,这样一年一茬地割,从此人们便不易再吃到榛子了。晚上,爸爸只吃了几颗便摆手不要了,“我尝尝就行了,小元子小,给他留些吧”——回想起他病笃时的话,我好悔恨,当年我怎么就认为爸爸不爱吃榛子呢?去年春天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省亲,猛然发现故乡的变化太大了,乡亲们丰衣足食,日子红火,就连山野中一丛丛,一片片的榛花也开得顶旺顶旺的。一天大哥陪我去西山祭父亲的坟,我发现父亲坟头的四周也遍开朴实的榛花。伫立在父亲坟头,我仿佛听到父亲在说:“小元子,你怎不秋天回来呢,那时这榛花结出的果实,会比以前的更香更甜……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榛子 身躯

内容

在这南国的贵州高原,随你去,也难找到一颗榛,可在东北我的故乡,那大山岭上,一丛丛,一片片到处生长着这种小乔木。每年一到早春,榛先叶开花,雌雄同株,那雄花排列成柔荑的花序,雌花包于花芽内,仅露出红色的花柱,看上去虽不算美丽也觉秀气。榛的果实叫榛子。你可知道,幼时的榛子可爱极了,活象刚出生的婴儿,总是呆在父母准备好的襁袍——那钟状的苞里;到了秋天,那球一样熟了的坚果再不肯老实了,自己就蹦落到地上。榛子仁香而甘甜,不怕你笑话,现在想起它,我口中还顿感口水多呢。 小时候,爸爸知道我爱吃榛子,每次从山上割柴或采蘑菇回来,顾不上卷支旱烟,便忙从怀里掏出许多榛子,分给我和二姐,并亲手拿来手锤和小石板放在跟前,而后抽着旱烟,蹲在一旁喜滋滋地看着我们砸吃。年长三岁的二姐总比我会来事,她先是挑一颗大的榛子仁送到爸爸嘴里,爸爸吃了后,她又送去第二颗,爸爸摆手示意不要了,这时我就责备起姐姐:“爸爸不爱吃嘛。”听了我的话,爸爸点了点头笑了。 不知从啥时起,家乡兴起“学大寨”运动,搞秸秆还田,害得农家缺柴。一到秋天,人们便蜂拥着上山割榛子棵当柴烧,家家门前堆起一座座小山。榛三年以上才开花结果,这样一年一茬地割,从此人们便不易再吃到榛子了。一次爸爸去采蘑菇,在一个石砬子旁边发现一丛榛棵上结着许多熟黄欲落的榛子,可上边的大黄蜂窝却叫人畏葸不前,为采这些榛子,爸爸的脸和手背被蜇肿得鼓鼓的,回到家,妈妈见了不住地责备他。坐在爸爸怀里,嘴里嚼着榛子仁,手触摸着他那红肿的脸,我的童心第一次感到难过…… 在我十岁那年,爸爸一病便卧床不起,望着他那骨瘦如柴的身躯,全家人都悲伤地哭了。一天早上,长我十五岁的大哥来到父亲病榻前轻声问:“爸爸你想吃什么?”爸爸先是摇摇头,想了一会才有气无力地说:“我想吃几颗榛子”。那时候想采一把榛子可真难呵,大哥奔波了一天,才从很远的一个叫老石沟的地方采些回来。晚上,爸爸只吃了几颗便摆手不要了,“我尝尝就行了,小元子小,给他留些吧”——回想起他病笃时的话,我好悔恨,当年我怎么就认为爸爸不爱吃榛子呢?我怎么就没学姐姐那样,也把那香甜香甜的榛子仁往爸爸嘴里送上几颗呢?! 爸爸离开我们近二十年了,可我还经常想起他,想起他那深厚的爱。去年春天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省亲,猛然发现故乡的变化太大了,乡亲们丰衣足食,日子红火,就连山野中一丛丛,一片片的榛花也开得顶旺顶旺的。一天大哥陪我去西山祭父亲的坟,我发现父亲坟头的四周也遍开朴实的榛花。伫立在父亲坟头,我仿佛听到父亲在说:“小元子,你怎不秋天回来呢,那时这榛花结出的果实,会比以前的更香更甜……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姜文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