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州民族行政管理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630
颗粒名称: 新建的州民族行政管理学校
分类号: G757
摘要: 该校总投资为四百六十万元,总建筑面积一万二千三百四十平方米,设计规模为二十个班级,在校学生人数八百人。目前,除礼堂和其它附属设施外,教学楼、行政办公楼、教职工和学生宿舍楼等主体工程已落成,并交付使用。从一九八五年正式招生以来,已有布依、苗、回、彝、汉等十个民族的学生二百二十人入学,其中少数民族占85%,汉族占15%;女生占10%。开设的课程有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共十七门。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了,这所学校将为繁荣我州民族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愿年轻的民族行政管理学校伴随全州的民族教育事业腾飞。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民族 教育事业

内容

在兴义城东南二公里处,一所新建的民族学校拔地而起,这就是州民族行政管理学校。 这所学校是为加快我州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少数民族行政管理人才,于一九八四年筹备,一九八五年经省批准建立的。该校总投资为四百六十万元,总建筑面积一万二千三百四十平方米,设计规模为二十个班级,在校学生人数八百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学校已初见规模。目前,除礼堂和其它附属设施外,教学楼、行政办公楼、教职工和学生宿舍楼等主体工程已落成,并交付使用。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这所学校在招生中除定点定向招收我州边远区、乡的农村少数民族子女入学外,对在我州边远区、乡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外地干部的非农业户口子女也与当地少数民族一样同等照顾。从一九八五年正式招生以来,已有布依、苗、回、彝、汉等十个民族的学生二百二十人入学,其中少数民族占85%,汉族占15%;女生占10%。开设的课程有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共十七门。为办好这所学校,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教职工的选拔,从州内外选调和招聘了十七名大学本科毕业的干部和教师到校任教,还选派了十名专科毕业的青年教师到中央民族学院进修有关学科。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了,这所学校将为繁荣我州民族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一”前夕,我来到新建的州民族行政管理学校。但见林木葱茏的烈士陵园下,学校的教学楼和师生宿舍楼亭亭玉立,恬静地沐浴在和熙的春光里,显得那么秀丽、挺拔。宛如一群春游的少女,在松涛阵阵的山丫小憩。愿年轻的民族行政管理学校伴随全州的民族教育事业腾飞。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冯永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