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杉树歌节风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473
颗粒名称: 毛杉树歌节风情
分类号: K892.18
摘要: 在风光秀丽的南盘江畔,有一个世代相传的布依族传统节日,它就是安龙县德卧镇的“毛杉树”歌节。当时有四名汉将,率兵剪除乃支,为民除害。在激战中,三名汉将不幸中暗箭阵亡,时值农历三月初三蛇场天。后人为纪念这三位汉将,便在坟前栽了三棵杉树。同时,还借此机会谈情说爱,寻求伴侣。在德卧镇通往毛杉树歌台的乡村公路上,在热闹的人流中,记者遇见了中央讲师团赴黔西南分团和四川美协、音协、贵州民族学院等外地客人,他们都是慕名专程前来观赏歌节绚丽多姿的民族风采的。民族情谊代代传,政通人和万事兴,毛杉树歌节又添新风采……
关键词: 南盘江畔 布依族 毛杉树歌节

内容

在风光秀丽的南盘江畔,有一个世代相传的布依族传统节日,它就是安龙县德卧镇的“毛杉树”歌节。
  据介绍,“毛杉树”歌节源于古代英雄人物传说故事。相传东汉时期,德卧地方的恶人乃支,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民不堪命。当时有四名汉将,率兵剪除乃支,为民除害。在激战中,三名汉将不幸中暗箭阵亡,时值农历三月初三蛇场天。后人为纪念这三位汉将,便在坟前栽了三棵杉树。树栽下后,长势神奇,仅三个月便长成九丈高的合抱大树,枝叶繁茂,针叶细长似毛,人称“毛杉树”。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稍后的第一个蛇场天,邻近几个县和广西隆林等地的各民族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盛装,吹奏着民族乐器,邀约结伴,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毛杉树欢庆对歌,表达对英雄们的怀念和敬佩之情。同时,还借此机会谈情说爱,寻求伴侣。
  今年四月二日(农历三月初五)是这个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到来的日子。歌节的前一夜,久旱不雨的老天竟慷慨地撒了一场雨,毛杉树周围的山岗、树林、田野显得格外清新、葱绿。同往年一样,这天清晨,穿着艳丽服装的各族青年男女,有的吹奏着民族乐器,有的背着吉他和收录机,结伴而行,谈笑风声,从山岗上,从田野里,从布寨苗村向毛杉树汇集拢来,欢度这热闹而快乐的节日。
  在德卧镇通往毛杉树歌台的乡村公路上,在热闹的人流中,记者遇见了中央讲师团赴黔西南分团和四川美协、音协、贵州民族学院等外地客人,他们都是慕名专程前来观赏歌节绚丽多姿的民族风采的。一个提着收录机的青年告诉记者,他家是广西隆林县丫叉镇的,同他一道来赶歌节的有本村的十二名壮族后生,为了赶上歌节的活动,他们提前作了准备,两天前就来到了毛杉树。德卧镇的一位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一九八三年,州民委和安龙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毛杉树修建了具有民族建筑艺术特点的对歌台,使来参加歌节的青年们有了赛歌的场地,这几年“毛杉树”歌节一年比一年繁荣热闹。每年我州各县以及广西、云南两省、区的毗邻县来参加歌节的布依、苗、彝、壮、黎、汉等各民族的青年都在万人以上;去年的人数最多,达三万多人,歌节的活动内容也最丰富,规模也最大,全州八个县的几百名民族民间歌手、民族舞蹈队,汇集于毛杉树,赛歌三天,表演了具有我州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歌舞。特别有意义的是,北京电影制片厂黔西南风光摄制组、新影厂贵州风光摄制组的摄影师们不辞辛劳,录下了歌节盛况空前的场面和一个又一个美丽、感人的生动情景。民族情谊代代传,政通人和万事兴,毛杉树歌节又添新风采……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龙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