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对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114
颗粒名称: 三代人的对话
其他题名: 回乡度假大学生座谈会侧记
分类号: G241.4
摘要: 州委副书记何子明首先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到会同学拜年,并请他们转达对未到会的我州其他高校同学的问候。他说,在新的一年里,州委、州政府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争取全州商品生产有新的突破,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进展。这位合肥市人大代表进一步尖锐指出,兴义的繁荣缺乏后劲。兴义成了一个消费城,这不好,要发展工业。例如,江浙一带的荒山承包促进了绿化,而兴义的荒山承包却以每年17%的速度滥砍乱伐。州委副书记何子明称赞这个建议好。有的是落实政策后,本人申请,有单位接收的;有的是为照顾夫妻关系的。州政协副主席张祖良说,兴义现在是垃圾搬家,而不是垃圾处理。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座谈会 培养

内容

这是州委电话会议室——一间可安放六十余个座位的明亮房间。二月五日,团州委召开的“回乡度假大学生”座谈会就在这里举行。 下午两点过钟,当初春的阳光透过梧桐树枝斑斓地洒落在红漆地板上的时候,房间里已是座无虚席。座在北窗下的州委副书记何子明、州委组织部长高发元、州人大副主任王占先、州政协副主席张祖良,看着满屋英姿焕发回乡度假的大学生们,显得格外高兴。散坐在学生中间的州教育局长郑希罗、州劳动人事局长伍春辉、州知识分子联系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何永方、团州委副书记谢凤莲则轻松地与邻座学生低声交谈着。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在这和谐的气氛中就理想与现实的若干话题,开始平等地交换着自己的意见。 州委副书记何子明首先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到会同学拜年,并请他们转达对未到会的我州其他高校同学的问候。他简要地介绍了家乡几年来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形势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他说,在新的一年里,州委、州政府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争取全州商品生产有新的突破,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进展。他以恳切的语调,希望这些跨世纪的大学生们(到二〇〇〇年正是他们出力的时候),把知识学好,将来为振兴中华,振兴我州,建设家乡出力。 张湘应同学(北京钢铁学院)率先发言。他说,每次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都很大,但是,人的素质却不太高。其实,兴义人并不笨。我们这些人初入大学校门时,成绩排列名次都比较靠后,而一年以后,便都赶了上来。 谈到人的素质,蔡兵(合肥工业大学)也有同感。他说,兴义城每天要消费半吨散装白酒。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的素质。这位合肥市人大代表进一步尖锐指出,兴义的繁荣缺乏后劲。因为拿得出的工业只有酿酒,而“贵州醇”的景况也不佳。兴义成了一个消费城,这不好,要发展工业。 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以振兴家乡经济为己任。他们快口直言,献计献策,向州的领导反映了各自的要求和愿望,文建刚(贵州师大)接着说,我州要组织劳务输出,让他们把新观念带回来。例如,江浙一带的荒山承包促进了绿化,而兴义的荒山承包却以每年17%的速度滥砍乱伐。这说明,观念的更新多么重要,而新观念的更新有赖于劳务输出,光靠贸易是不可能使经济大发展的。他还建议,在我州这样的落后地区,应当允许人才互相交流。州委副书记何子明称赞这个建议好。 看来,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偏重于理想。看到家乡的落后状况,他们心急如焚,纷纷表示学成之后,能回来的都尽量回来(因为其间有一个专业对口的问题)。不能回来的,可以为家乡传递信息,培训人才,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当话题转向人才流向这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时,州教育局长郑希罗说,我们这几年送出去二千多人,但回来的不到五百人,占25%。并不是学生们不爱家乡,专业不对口是一个原因。州紧缺的一些专业,包括师范专业,却没有多少人填。我是贵阳师院毕业,并不是名牌大学,但我在晴隆民族中学,亲手送走了四百多名高中生,他们都被录取为大学本科生。有几个已大学毕业,又考取了研究生。我觉得这些是我的贡献。可见,上大学并非都要名牌,而事业的成功并不一定要在大城市。条件差的地方,容易做得出成绩。 州劳动人事局长伍春辉说,劳务输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由劳动人事部门牵头介绍,就涉及一个劳动保险问题,接收一方都不愿意干。人才外流统统归咎于“穷”,其实不然。有的是落实政策后,本人申请,有单位接收的;有的是为照顾夫妻关系的。相当一部份外籍老知识分子已把大半生献给了我州的建设事业,到了晚年要求“落叶归根”,是人之常情,我们当然要放行。给他们扣上“嫌贫爱富”的帽子是不公平的。特别是那些搞导弹专业的大学生,不放走怎么行? 州知识分子联系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何永方说,我州三百多名中级知识分子,本籍的只有十三人。这说明在“三不要”的动荡时期,我州的知识分子队伍是基本稳定的。有的应聘出去现在又回来了,有的正准备回来。 看来,中年知识分子比较讲求实际。这大概与他们在困难时期求学,又饱尝十年动乱之苦有关。承上启下,百业待兴,他们肩上的担子够重的了。但他们敢于直面严峻的现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象兴义盘江东路的改造,把锅底河水引入兴义自来水管网等实事,都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话题又转到兴义城的市镇建设。州政协副主席张祖良说,兴义现在是垃圾搬家,而不是垃圾处理。兴义人也不是心甘情愿在这种脏的环境里生活,而是苦于财力不足啊!这位多年从事卫生工作的老知识分子动情地说,我过了年就是七十七岁了,希望你们继续接着搞,不管你们将来分在何处,都要时时想到兴义,想到兴义“高峡平湖”的壮丽前景。你们是大有作为的。 落日的余辉悄悄爬上了西窗。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谈兴正浓。理想与现实的诸多话题使他们的心更加靠近了。州委组织部长高发元(他也是北京大学校友)最后说,同学们的思想是活跃的。在考虑我州的发展前途时,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比较。简单地纵向比较容易使人满足;而简单地横向比较又容易使人悲观和急躁,重要的是要深入实际,让理想与现实接近。希望你们珍惜大好时光,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你们的培养。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诚
责任者
雨生
责任者
何子明
相关人物
高发元
相关人物
王占先
相关人物
张祖良
相关人物
郑希罗
相关人物
伍春辉
相关人物
何永方
相关人物
谢凤莲
相关人物
张湘应
相关人物
蔡兵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