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洛王村民组大种芭蕉脱贫致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109
颗粒名称: 下洛王村民组大种芭蕉脱贫致富
分类号: F323.8
摘要: 本报讯 册亨县洛凡乡下洛王村民组村民,因地制宜种芭蕉致富。全组二十一户布依族农民户均有芭蕉树四百多笼,成了布依山区的芭蕉寨。去年,平均每户卖芭蕉果的收入近三百元。下洛王村民组地处陡峭的山梁下边的背阴坡,土地湿润,属亚热带气候,是栽种芭蕉的好地方。过去,人们种芭蕉只是为着自家吃,优越的自然条件没有被充分利用。一九八四年初,这个村民组的县人大代表、共产党员贺圣庆从县里开会回来,牢记“因地制宜”四个字寻找致富门路,决定在芭蕉身上作文章。她家率先种了五百多笼。黄澄澄的芭蕉果给下洛王村民组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使这里的农民,初步摆脱了贫穷的困境。
关键词: 黔西南州 致富 芭蕉

内容

本报讯 册亨县洛凡乡下洛王村民组村民,因地制宜种芭蕉致富。全组二十一户布依族农民户均有芭蕉树四百多笼,成了布依山区的芭蕉寨。去年,平均每户卖芭蕉果的收入近三百元。 下洛王村民组地处陡峭的山梁下边的背阴坡,土地湿润,属亚热带气候,是栽种芭蕉的好地方。过去,人们种芭蕉只是为着自家吃,优越的自然条件没有被充分利用。一九八四年初,这个村民组的县人大代表、共产党员贺圣庆从县里开会回来,牢记“因地制宜”四个字寻找致富门路,决定在芭蕉身上作文章。这年,她挨家挨户动员群众种芭蕉树。她家率先种了五百多笼。在她的带动下,两年多来,全村民组种了八千多笼芭蕉树。黄澄澄的芭蕉果给下洛王村民组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使这里的农民,初步摆脱了贫穷的困境。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赖龙光
责任者
贺圣庆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