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应积极发展苎麻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082
颗粒名称: 我州应积极发展苎麻生产
分类号: S563.1
摘要: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我州应该积极发展苎麻生产。如让其自然发展,在“七五”期末只能达到二千亩,产值约一百多万元。如果有计划有领导地发展,在“七五”期末能发展到三至五万亩,“八五”期末能达十万亩。仅此一项,我州农民就可获得一亿元的收入。目前全国的优质产品单支纤维一千八百支以上的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质优价廉产品是不存在过剩的。
关键词: 黔西南州 苎麻 气候

内容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我州应该积极发展苎麻生产。其主要理由是: 一、苎麻的适应性广,产量比较稳定,全国常年平均亩产均在六十公斤左右,高的亩产达三百公斤左右。它的经济价值高,近年来我省市价一般为每公斤十一元左右,今年有的省份(四川)已上涨到十四元多;种植苎麻投资少(每亩五十元左右);见效快(当年可收五十至一百元,第二年可收五百元左右,第三年起可收八百元左右);效益长(一次种植管十年至十二年)。 我州气候温和,适宜苎麻生长,可连片大面积种植,房前屋后也可零星种植。山区一年可收二至三次;温和坝区一年可收三次;低热地区可收四次。我州农村劳力多,这些都是发展苎麻生产的有利条件。 二、我州发展苎麻生产前景广阔。一九八六年我州仅新植麻园二百多亩。有很多农户因缺乏种子、资金和技术而无法种。有的农户有条件种而不知道应该多种大种。如让其自然发展,在“七五”期末只能达到二千亩,产值约一百多万元。如果有计划有领导地发展,在“七五”期末能发展到三至五万亩,“八五”期末能达十万亩。仅此一项,我州农民就可获得一亿元的收入。如以人均一分麻地计算,全州就是二十万亩,农民就可获得二亿多元收入,通过加工纺织和出口,它的工业产值就会更多。 三、苎麻的市场问题。去年全国苎麻生产面积已发展到二百多万亩,但是,只要保证苎麻的质量,以优取胜是完全可能的。目前全国的优质产品单支纤维一千八百支以上的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质优价廉产品是不存在过剩的。 四、为了促进苎麻生产顺利发展,在生产技术上须抓好引进推广优质丰产苎麻良种;培训苎麻技术人员;农机部门尽早引进、研制高工效的剥麻机具等几个关键问题。
  倘若我州的苎麻生产能争取列入我国苎麻基地或我省总体规划,那将更加可靠,更加有利。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