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赖农民的新生育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072
颗粒名称: 纳赖农民的新生育观
分类号: C924.21
摘要: 纳赖,这个南盘江畔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山乡,近几年来计划生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的生育观念正在山区农民中形成。这三年该乡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千分之七点一一,比全州“六五”末低千分之二点四四。这些数字表明,纳赖乡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开始迈出协调发展的步子。他家被评为“五好家庭”,王仕珍还受到州、县妇联的表彰。茅草坪村大红塘组王永富、詹永春是一对青年夫妇,婚后生了一个孩子。一九八四年,王永富的妻子又怀孕了。主动来到乡政府把情况告诉副乡长徐明英,要求作了补救手术,同时采取了绝育措施。在纳赖乡,象这样主动作计划生育手术的群众,去年就有五十多人,占全年乡计划生育手术人数的三分之一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计划生育 观念

内容

纳赖,这个南盘江畔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山乡,近几年来计划生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的生育观念正在山区农民中形成。 在纳赖乡政府,五十开外的乡政府秘书老胡同志告诉我们:一九八四年,全乡净增二十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四点三,人均产值一百八十元;一九八五年,全乡净增人口六十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点零六,人均产值二百零四元;一九八六年,全乡净增三十三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六点九八,人均产值二百六十七元。这三年该乡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千分之七点一一,比全州“六五”末低千分之二点四四。这些数字表明,纳赖乡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开始迈出协调发展的步子。 在座谈和访问中,当地干部和群众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在计划生育中出现的感人事迹,从这些事例中我们看到了山区农民群众与旧的传统观念进行挑战和决裂的果敢行动。纳赖村上跃村民组布依族农民贺全中、王仕珍夫妇从本村许多事例中认识到“儿多母苦”,多生孩子受穷受苦,少生优育才能教育好子女,使家庭富裕的道理,他俩在生了第二个孩子后,丈夫动员妻子主动作了计划生育手术。如今一家五口人,三人劳动,两个小孩上学,生产一年胜似一年。去年,他家人均产粮六百公斤,加上养猪、油桐、甘蔗、蔬菜等各项收入,人均达五百多元。他家被评为“五好家庭”,王仕珍还受到州、县妇联的表彰。纳赖村上跃组布依族农民艾兴中、罗显英夫妇生了两个女孩,前两年乡政府上门宣传计划生育,夫妇俩从切身体会中感到生男生女都一样,有两个女孩一样幸福。艾兴中动员妻子上了环,不再生孩子。茅草坪村大红塘组王永富、詹永春是一对青年夫妇,婚后生了一个孩子。一九八四年,王永富的妻子又怀孕了。他们觉得生育过密,对家庭和孩子的管理教育都没有好处,于是妻子主动作了引产手术后并上了环,三年过去了仍没有生二胎。去年三四月间,茅草坪村岜黄村民组苗族农民李正成的妻子超胎怀孕已有三个月了,她说,多一个孩子就多一分拖累,少一分收入。主动来到乡政府把情况告诉副乡长徐明英,要求作了补救手术,同时采取了绝育措施。在纳赖乡,象这样主动作计划生育手术的群众,去年就有五十多人,占全年乡计划生育手术人数的三分之一多。 乡干部们谈起计划生育工作,心情是那样轻松和自如,对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充满着信心。他们觉得,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农民,在计划生育上有了一种新的觉醒,他们正在从“多子多福”、“封妻荫子”、“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桎梏中挣脱出来,新的生育观念在萌发在扩展。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宗裕
责任者
冯永方
责任者
贺全中
相关人物
王仕珍
相关人物
詹永春
相关人物
王永富
相关人物
艾兴中
相关人物
李正成
相关人物
徐明英
相关人物
罗显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