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巴结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822
颗粒名称: 古镇巴结新貌
分类号: F291
摘要: 巴结,南盘江中游古老的集镇,它是南盘江上第一个水陆码头,是贵州与广西结合部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的通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的建设,使这个古老的集镇显得更加热闹,充满勃勃生机。记者沿江采访来到巴结镇。在这里,土生土长的镇长姜厚禄向记者讲述了近年来巴结镇发生的巨大变化。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巴结的甘蔗等主要经济作物发展快。这之前,镇上农民人均收入不到一百元,一九八四年上升到一百八十元,前年为二百三十元,去年达三百元。这里有一个轮渡码头和一个军用码头;满载人员和物资的车辆南来北往,穿流不息。每天过往车辆少则六七十辆,最多时达三百五十多辆。
关键词: 巴结 经济发展 个体经济 教育文化

内容

巴结,南盘江中游古老的集镇,它是南盘江上第一个水陆码头,是贵州与广西结合部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的通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的建设,使这个古老的集镇显得更加热闹,充满勃勃生机。
   记者沿江采访来到巴结镇。在这里,土生土长的镇长姜厚禄向记者讲述了近年来巴结镇发生的巨大变化。
   ——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连年增长。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巴结的甘蔗等主要经济作物发展快。这之前,镇上农民人均收入不到一百元,一九八四年上升到一百八十元,前年为二百三十元,去年达三百元。
   ——个体经济发展快,市场活跃。过去,镇上除供销社处别无他店,如今经注册发证的个体旅社、饭馆、商店、照相馆等就有四十多家,另外还有一批从事季节性经商的农民。无论场天闲天,这里的鸡鸭肉蛋、水果蔬菜应有尽有,生意兴隆,买卖方便。场天上市的猪肉,最多时达三十多案,除满足当地群众需要外,还供应天生桥电站。
   ——教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镇上现有一所民族中学、一所公办小学和一所民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文化生活方面,除巴结糖厂电影队外,镇上还有一家个体电影院;这里还修建了电视差转塔,群众看电影电视都很方便。
   ——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镇上有两个医院、一个医疗室,一般疾病可就地医治,基本满足了群众看病就医的需要。昔日“瘴疬之乡”的常发病,现已基本消灭。
   ——群众住房条件改善,衣着服饰发生很大变化。过去,这里的人家大都居住在低矮的草房里,现在,砖瓦房触目皆是,不少人家还盖起水泥平房。当地的布依青年,男的穿西装,女的穿乔其纱,中年人也多穿料子。本民族的服装只在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时穿,成了某种点缀。
   ——水陆交通方便。这里有一个轮渡码头和一个军用码头;满载人员和物资的车辆南来北往,穿流不息。每天过往车辆少则六七十辆,最多时达三百五十多辆。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宗裕
责任者
冯永方
责任者
姜厚禄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巴结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