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共筑致富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767
颗粒名称: 齐心共筑致富路
分类号: F124.7
摘要: 这是一条通向富裕之路,它凝聚着全乡人民的希望。花月乡是普安县有名的贫困乡,州委扶贫工作队的唐金辉、吴兴达等六名队员就在这里扶贫。近一年来,队员们在花月乡这块地盘上,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筑坝固沙,改良土壤,科学种田,解决人畜饮水等办了不少实事。消息传开,全乡人民欢欣鼓舞。开工以来,扶贫队员们每天早出晚归,来回往返三十多公里。中餐带到工地上吃,晚上等施工的群众走了,才摸黑返回指挥部。他们挑土、抬石、推车、与群众一起流汗;他们还要为购买施工物资奔波,还要为检查施工质量操劳。
关键词: 花月乡 富裕之路 贫困乡

内容

这是多么惊人的工效啊,仅仅二十多天时间,新店至花月八公里的四级公路路基已全部整平,百分之七十的路面铺好了大砂。这是一条通向富裕之路,它凝聚着全乡人民的希望。
   花月乡是普安县有名的贫困乡,州委扶贫工作队的唐金辉、吴兴达等六名队员就在这里扶贫。
  近一年来,队员们在花月乡这块地盘上,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筑坝固沙,改良土壤,科学种田,解决人畜饮水等办了不少实事。但他们认识到,这里要摆脱贫困,还必须修建公路,疏通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于是,他们向有关单位写报告,要求给予资金补助修公路。这项扶贫措施得到了上级的支持。消息传开,全乡人民欢欣鼓舞。在扶贫队员们的帮助下,很快组建了工程指挥部,把工程分段承包给村、组干部和能人负责,于十一月二十日正式开工了。
  开工以来,扶贫队员们每天早出晚归,来回往返三十多公里。中餐带到工地上吃,晚上等施工的群众走了,才摸黑返回指挥部。他们挑土、抬石、推车、与群众一起流汗;他们还要为购买施工物资奔波,还要为检查施工质量操劳。他们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筑路的群众。群众说:工作队的同志为我们这样日夜操心劳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展劲呢?所以工地上你追我赶,热气腾腾。只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就修起了这条致富之路。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仕昆;
责任者
唐金辉
相关人物
吴兴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花月乡
相关地名
普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