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青纱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746
颗粒名称: 故乡的青纱帐
分类号: I267
摘要: 很久没见到故乡的青纱帐了。故乡的青纱帐呵,这些年你是怎样的景象,还是我心中的模样吗?然而,我偏爱的还是夏秋间青纱帐的时节。我思念故乡的青纱帐,因为在它的深处,有我少年时许多难忘的往事。青纱帐起正是粮食不富裕的时候。捉呵,藏呵,太阳落山了,青纱帐里暗了下来,大伙这才想到回家。我夜思梦想的故乡呵,你那满山遍野的青纱帐中盈满了我少年的回忆。还是去年,少年时的朋友强强告诉我,家乡已成为乡里第一个电视村了。强强在信中说,党的政策好,乡亲们勤劳智慧,这几年家乡变化飞快,家家都盖了宽敞明亮的青砖瓦房。待到今年青纱帐起的时候,我一定回到你美丽的怀抱,并吃够喜欢的水煮嫩苞米。
关键词: 故乡 青纱帐 美丽

内容

很久没见到故乡的青纱帐了。十年多的水电部队生活,又在外成了家,难得一次省亲休假的机会。故乡的青纱帐呵,这些年你是怎样的景象,还是我心中的模样吗?
  我的故乡在辽中丘陵山区。那里山清水秀,田园丰胰,季节分明。然而,我偏爱的还是夏秋间青纱帐的时节。
  我思念故乡的青纱帐,因为在它的深处,有我少年时许多难忘的往事。
  在故乡,庄稼起身,里边的秘密可多呢,有贼头贼脑的刺猬,蹦跳的大蛤蟆,打盹的野兔子……我和小朋友们常去“打猎”。记得一次追野兔,我把母亲新做的鞋子弄丢了一只,为这事,母亲在我的屁股蛋上好一顿拧呢。秋天我还和小朋友到青纱帐中采“洋姑娘”,回到家,把那象灯笼似的小红果实,、用线穿成串,挂在屋檐下,到了过年才吃,好甜呢。
  说来,儿时的生活很艰难。父亲早逝,母亲领着我们过日子。到田野挖菜,是我和姐姐每天做的事情。那是个割尾巴的年代,家里被割得仅剩下了两头猪,几只鸡。青纱帐起正是粮食不富裕的时候。晌午放了学,众多的孩子吃过饭便提上蓝子和麻袋挖野菜去,嫩的人吃,老些的喂猪喂鸡。说来有趣,那年月庄稼长势平平,可地里的野菜,象蚂蚁菜啦,灰菜啦却生得肥嫩硕大。六七月的田野,烈日灼灼,青纱帐里还正荫凉。我和小伙伴们一边挖野菜,一边轻松地哼着歌遥,不多时所有的篮篮、袋袋就装得满满的了。见回家还早,姐姐领着大家捉迷藏。捉呵,藏呵,太阳落山了,青纱帐里暗了下来,大伙这才想到回家。翘首张望的母亲见我们满载而归,总是相迎到门口,几句夸奖话,甭提我们的心里有多甜。偶尔母亲还奖给我和姐姐每人一个鸡蛋呢。那年月,得到一个鸡蛋就那样欣喜,拿在手中摆来弄去,怎么也舍不得吃,睡觉了还放在胸口窝……我夜思梦想的故乡呵,你那满山遍野的青纱帐中盈满了我少年的回忆。
  一晃从潘家口水库到天生桥电站,我离开故乡干电建工作十多年了。这些年,乡村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呵。还是去年,少年时的朋友强强告诉我,家乡已成为乡里第一个电视村了。强强在信中说,党的政策好,乡亲们勤劳智慧,这几年家乡变化飞快,家家都盖了宽敞明亮的青砖瓦房。葵花盛开的时候,远望家乡,呈现在眼前的是黄花、绿叶、红瓦,还有密密麻麻的电视天线。地里再也找不到挖野菜的少年了。人们富裕了孩子们的读书问题家长们也重视了。这几年村上还出了两个大学生呢。铁蛋哥,什么时候回老家,可别忘了来家做客呵,要知道,现在大米饭、白面和猪肉可不稀罕呀……
  啊,故乡,亲爱的故乡,我忘不了你的过去,更想念你的今天。待到今年青纱帐起的时候,我一定回到你美丽的怀抱,并吃够喜欢的水煮嫩苞米。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姜文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