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村筑堤治水的几条经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437
颗粒名称: 海子村筑堤治水的几条经验
分类号: TV871.3
摘要: 普安县凉水乡海子村,有一个约四百亩土地的海子大坝,原是一片年产粮十五万二千公斤的良田沃土。一九七九年夏,一场大水冲毁了其中的一半田地,这个坝子年产粮减少了八万多公斤。自那次灾害后,海子村年年缺粮。去年冬,海子村的干部群众修河堤、治洪水,又恢复了部分被冲毁的土地。今年这个坝子增收粮食一万二千公斤。海子村修堤治水,有几条经验值得借鉴:。——质量、安全有保证。领导小组规定“三必须,一不准”,即堤基必须深二米,堤面必须用料石砌整齐,缝隙必须灌浆,不许用泥土填墙心。在施工期间,明确了技术员、安全员、放炮员,实行统一行动,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普安县 筑堤治水 经验

内容

普安县凉水乡海子村,有一个约四百亩土地的海子大坝,原是一片年产粮十五万二千公斤的良田沃土。一九七九年夏,一场大水冲毁了其中的一半田地,这个坝子年产粮减少了八万多公斤。自那次灾害后,海子村年年缺粮。
  去年冬,海子村的干部群众修河堤、治洪水,又恢复了部分被冲毁的土地。今年这个坝子增收粮食一万二千公斤。海子村修堤治水,有几条经验值得借鉴:
  ——组织领导有保证。由九名村组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发动群众;研究施工方案和措施;随时处理工程中的疑难问题。使修堤工程自始至终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劳力有保证。按照“受益负担”的原则,受益的五个村民组,分工负责开、运石头,砌河坝,挖堤基,烧石灰等工作,一包到底,由各村民组长组织劳力有条不紊地施工。
  ——质量、安全有保证。领导小组规定“三必须,一不准”,即堤基必须深二米,堤面必须用料石砌整齐,缝隙必须灌浆,不许用泥土填墙心。在施工期间,明确了技术员、安全员、放炮员,实行统一行动,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清高
责任者
余绍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普安县
相关地名
凉水乡
相关地名
海子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