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本良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381
颗粒名称: 谭本良起义
分类号: I247
摘要: “司令不把兄弟当外人看,兄弟也想把几句心里话,在这里直说了。”谭本良看看时机已到,呷了一口酒,对王伯勋说。“如今是该同舟共济才是。”“我们本同属黔军袍泽,实非委员长嫡系,二十多年来,东征西战,南讨北伐屡屡战功,可临到头来,实在只能算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呵。”王伯勋连连点头。谭本良打开话匣,侃侃而谈,说话中,动了感情,王伯勋只有连连点头的份。第二天早上,谭本良和王伯勋到了普安,找到张涛,奉召赶来的王景渊、刘鹤鸣二人也碰在一起。经过商议,形势明摆着,几个将领经过讨论,一致同意起义。王景渊和他私交甚厚,愿意出面说服他,要谭本良陪同。为了以防万一,遂调了部队,先期占领盘县城北高地。
关键词: 谭本良 起义 小说

内容

“俊明兄,你我戎马一生,可曾想过会有如此下场?如今困在这里,下步如何办才好?”
  “司令不把兄弟当外人看,兄弟也想把几句心里话,在这里直说了。”谭本良看看时机已到,呷了一口酒,对王伯勋说。
  “如今是该同舟共济才是。”王伯勋点头。
  “我们本同属黔军袍泽,实非委员长嫡系,二十多年来,东征西战,南讨北伐屡屡战功,可临到头来,实在只能算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呵。”谭本良说。
  王伯勋连连点头。谭本良又说:
  “抗战胜利,实为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之果。共方军队,在抗战中也立下了殊勋。当初国共第二次合作,委员长信誓旦旦。胜利之后,不说论功行赏,共建经战争祸乱的民族事业,反而背信弃义,以五百万之众,问鼎延安。老实说,今日的结局,实从那时始。中共不过九十万兵力,但能得到民众拥戴。共方首领,足智多谋,以少胜多,节节推进,占东北,夺平津,取徐淮,挥师渡江。你我带兵半生,可曾象这几年一样,尽打窝囊仗?”谭本良打开话匣,侃侃而谈,说话中,动了感情,王伯勋只有连连点头的份。谭本良接着又说:
  “如今我们退守盘江,司令在黔北,也是一样,可谓山穷水尽,四面楚歌。我负有地方守士之责,时时担心的,是万一辖内兵戈再起,受荼毒的是地方百姓。再说,以我们区区数万之众,完成三年前五百万之众尚未成功的事,办得到么?”
  “依你之意,怎么办呢?”王伯勋问。
  “万全之计,是停止抵抗。”
  “降——”王伯勋刚把酒杯举到唇边,听了谭本良的话,手一抖,酒洒了,酒杯放下,瞪大了眼
  “应该说是起义。”
  “起义也罢,降也罢,名称不同而已。文死谏,武死战,在我,是不惜生命的。”王伯勋说。
  “个人生命事小,地方安危事大,司令真要效忠党国,只怕委员长不一定领你的情呢。”
  “几年来,起义的也不是两个了。四大战区中,委员长自己的亲信嫡派,尚且各寻生路,何况我们?再说,打到末来了,毁了地方,何颜见乡亲父老?我们都是本地人,不能为本地谋福,反要给乡里招祸?”
  谭本良一席话,王伯勋沉默不语。
  “司令,思前想后,我只好走这一步了。我的部下,士气早已泄尽,这仗,想打也打不起来了。”
  “罢罢罢,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委员长自己下输了这盘棋,顾不得我们了。”思虑良久,王伯勋下了决心,继而对谭本良说:
  “俊明兄,伯勋我决定与你一道行动了。按建制我兵团辖四十九,八十九两军。四十九军好说,王景渊处,我还能说话,八十九军驻在此地,张涛军长与我的关系,你看——”
  “张军长现在普安,我们一同去找找他看。”
  “事不宜迟,明天一早赴普安。”王伯勋站起来,如释重负。
  第二天早上,谭本良和王伯勋到了普安,找到张涛,奉召赶来的王景渊、刘鹤鸣二人也碰在一起。经过商议,形势明摆着,几个将领经过讨论,一致同意起义。但是,驻黔西南的,还有一个二七二师,师长余启佑是一个出名的楞头青,不争取他一同起义,这仗,还是不可避免。有人建议调动大家手下的兵力,逼迫他起义,否则,就用武力解决。王景渊和他私交甚厚,愿意出面说服他,要谭本良陪同。为了以防万一,遂调了部队,先期占领盘县城北高地。
  (13)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