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干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380
颗粒名称: 赶干洞
分类号: G03
摘要: 在北盘江支流——晴隆大桥河发源地,有一美丽奇特的山洞,洞口呈弧形,洞内怪石林立,流水淙淙。这是一年一度布依族男女青年聚会对歌的理想所在,当地人俗称『赶干洞』。『赶干洞』来自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这附近有一对布依族青年阿韦和阿花,在共同的劳动中相爱了。事情被族长知道后,认为他们私订终身,违反了族规,要严加惩办。双方父母慑于族长的权势,也加以阻挠。阿韦和阿花拼命反抗,最后双双投入清泉洞。阿韦和阿花化作一对金画眉,自由地飞向蓝天。从此,清泉洞变成了现在的干洞,布依族男女青年就以『赶干洞』的形式来纪念对爱情忠贞不移的阿韦和阿花。
关键词: 赶干洞 传统节日 北盘江

内容

在北盘江支流——晴隆大桥河发源地,有一美丽奇特的山洞,洞口呈弧形,洞内怪石林立,流水淙淙。这是一年一度布依族男女青年聚会对歌的理想所在,当地人俗称『赶干洞』。
  『赶干洞』来自一个动人的传说。原来这洞叫『清泉洞』。很久以前,这附近有一对布依族青年阿韦和阿花,在共同的劳动中相爱了。事情被族长知道后,认为他们私订终身,违反了族规,要严加惩办。双方父母慑于族长的权势,也加以阻挠。阿韦和阿花拼命反抗,最后双双投入清泉洞。于是,洞内一池清清的泉水消失了。阿韦和阿花化作一对金画眉,自由地飞向蓝天。从此,清泉洞变成了现在的干洞,布依族男女青年就以『赶干洞』的形式来纪念对爱情忠贞不移的阿韦和阿花。这个传说在北盘江沿岸广为流传,干洞越赶越热闹。
  『赶干洞』在清明期间,清明节的第二天最为热闹。这一天,近万人男女青年汇集在干洞周围及大桥河沿岸,男女拉开陈势进行对歌。有的通过对歌认识后就悄悄退出集体歌场,来到树荫下,灌木丛中,互相倾吐爱慕之情。直到夜幕降临时,一对对恋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情意绵绵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今日相会在歌场,哥妹情意似水长;阿哥不嫌阿妹丑,明年干洞定成双。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物质生活的提高,『赶干洞』这天,文化部门来了,演文艺节目、设书摊、放电影;各服务部门,集体、个体都接踵而来搭蓬设摊卖小吃、饮食、冰棒、百货、烟酒糖、照像等,给这民族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色彩。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振林
责任者
阿花
相关人物
阿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