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兴起养鱼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319
颗粒名称: 江边兴起养鱼热
其他题名: 访养鱼专业户李茂才
分类号: F307.4
摘要: 听人介绍,南盘江边的兴义县恫悧乡未簸村民组有一个布依族养鱼专业户,名叫李茂才。八月七日,记者顺江而下来到未簸,采访了这位小有名气的专业户。从江边上岸后,记者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陡峻而崎岖的山路,穿过比人高的茅草地,来到了李茂才家。怡巧主人在,向导同他又是老表弟兄,所以一经介绍,记者便跟李茂才接上了话头。摆谈中,李茂才让记者参观了他的鱼塘。在李茂才一帮人的带动下,江边农民中刚刚兴起的养鱼热,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讲,远远比不上我州的中心地区。然而,它发生在偏僻边远的南盘江畔,毕竟是一件新鲜事。
关键词: 养鱼 兴义县 李茂才

内容

听人介绍,南盘江边的兴义县恫悧乡未簸村民组有一个布依族养鱼专业户,名叫李茂才。八月七日,记者顺江而下来到未簸,采访了这位小有名气的专业户。
  从江边上岸后,记者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陡峻而崎岖的山路,穿过比人高的茅草地,来到了李茂才家。怡巧主人在,向导同他又是老表弟兄,所以一经介绍,记者便跟李茂才接上了话头。
  李茂才养鱼是从一九八三年开始的。鲁布革电站施工后,大批工人来到工地,深山沟里一时间热闹起来,并渐渐形成了一个农副产品销售市场。这一年,李茂才到三十多里路外的乃格工地赶场,见外地人拉鱼来卖,两块多钱一斤,还很俏市。这个信息触发了他养鱼的念头。随后,他带领全家老幼,花了几个月时间,开出一条引水沟,将他家在寨子背后山包包上的一块望天水田改成鱼塘,办起了养鱼业,成为这里的第一位养鱼专业户。他家养的鲤鱼苗是从南盘江里捞来的。这种鲤鱼比池塘里繁殖的鱼味道更鲜美,人家喜欢买,价钱也高,一斤鱼总能多卖几角钱。他家培育的鱼苗除保证自己养殖需要外,多余的就卖给别人。去年,他家卖鱼苗七千尾,收入二百一十元;今年卖鱼苗五千尾,收入二百五十元。目前,他的鱼塘里养着一千多尾,大的有两斤多,小的也有四、五两,准备在今年腊月间打捞出售,估计可收入一千多元。除养殖自己培育的鱼苗外,今年四月间,李茂才还投资二百八十元,到云南曲靖鱼种场购买了四百尾外地鱼苗,与本地鱼苗对比喂养,以便选择更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优良鱼种,进一步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
  摆谈中,李茂才让记者参观了他的鱼塘。在这么高的山坡上养鱼,又没有孵化池,如何培养鱼苗呢?我们向他请教了这个问题。他说:这里培育鱼苗既简单又方便,根本不用愁。每年二、三月间,南盘江里的鲤鱼都要到浅滩上追游扳子(即产卵)。利用这个机会,砍些树丫枝放在江边的浅滩上,待鲤鱼在树丫枝上扳子后,再把它扛回来放进鱼塘里,过几天,鱼苗就自己孵出来了。这是他们的祖辈在劳动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世代相传。这样好的办法过去不会用,现在才知道它的好处。李茂才告诉记者,在他家的带动下,从去年开始,未簸寨子的四十多户人家中,已有八户修筑山塘养鱼。此外,附近的安沙村也有人跟着养起鱼来。去年四五月间涨水季节,安沙的一户农民在河里捞了不少小鱼儿,养在新修的鱼塘里,过春节时收了一百多公斤,收入好几百块钱。
  在李茂才一帮人的带动下,江边农民中刚刚兴起的养鱼热,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讲,远远比不上我州的中心地区。然而,它发生在偏僻边远的南盘江畔,毕竟是一件新鲜事。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宗裕
责任者
冯永方
责任者
李茂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兴义县
相关地名
恫悧乡
相关地名
安沙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