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亲办好事的退伍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298
颗粒名称: 为乡亲办好事的退伍兵
分类号: G216.2
摘要: 兴义县纳省乡互助村,是个偏僻的布依山寨,“夜明珠”又重新亮在了农户屋头,打米机,磨面机整天不停地转动着,整个寨子好不热闹。提起电灯重放光明,互助村无论长者和小字辈,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起退伍军人、预备役师副连长严金林为乡亲们办的好事来。互助村盛产芭蕉芋,年产量在一百五十多万公斤左右,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项目之一,由于无电,只好送到外村加工成粉条出售,费工又费时,减少了收入。发电机、打米机、磨面机、粉碎机,小严的机子叫得红火,日子也过得红火,但他没忘记扶村里人一把。他们对严金林更加信赖。今年八月,严金林当上了互助村的党支部副书记。
关键词: 兴义县 退伍兵 严金林 芭蕉芋

内容

兴义县纳省乡互助村,是个偏僻的布依山寨,“夜明珠”又重新亮在了农户屋头,打米机,磨面机整天不停地转动着,整个寨子好不热闹。
   提起电灯重放光明,互助村无论长者和小字辈,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起退伍军人、预备役师副连长严金林为乡亲们办的好事来。
  这个住着一千九百多人口的互助村,曾一度办起过小水电站,但由于各种原因而夭折了。一九七八年,布依族战士严金林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家乡,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电灯不见了,村里除了大公鸡和大母鸡还叫外,打米机、磨面机都不叫了,有的散失到村外,有的躺在草地里睡觉,机身已锈蚀,一切电器设备都损坏无余。小严这个在部队生活了多年的老兵,白天看着苍苍白发的老人或幼小的孩儿背着一袋袋粮食行在崎岖山道上到几公里外去加工,晚上看见村里的学生凑在油灯、松明子火把下读书写字,特别是播种和收割季节生产忙,村里黑咕隆咚的,十分不便,他心里象梗了块石头,十分难过。互助村盛产芭蕉芋,年产量在一百五十多万公斤左右,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项目之一,由于无电,只好送到外村加工成粉条出售,费工又费时,减少了收入。
   没有电经济就发展不上去。
  严金林看着滔滔而去的纳省河感到了惆怅,这河水流去的是光明、是金钱啊!不让村里的电灯亮起来,不让加工业重整旗鼓,我枉自在外面过了这些年。于是他坚持边劳动边学习办水电站的技术,没有书籍就到城里钻新华书店;不懂的地方就到县水电局向老师傅和技术员请教;一人办电站有困难,他就联络起两名民兵。终于自筹起资金三千余元,购回了十二千瓦的发电机和水轮机。小水电站一九八五年六月破土动工,在水电局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严金林自己设计、自己安装。通过努力,同年十月小水电试发成功了。小严买回了电线和灯泡,逐家逐户地给社员安装好。刚送电的那天晚上,这个布依寨子沸腾了,学生们拍着手欢跳,他们读书写字再不需要人在旁边打火把,家庭主妇们庆幸,以后再不用为打米磨面发愁……从此,群众家中的煤油灯也就不知藏哪去了。
  发电机、打米机、磨面机、粉碎机,小严的机子叫得红火,日子也过得红火,但他没忘记扶村里人一把。村里四户孤寡老人点电灯、打米、磨面全部免费;群众点灯或是加工粮食,有现钱的给现钱,没钱的随哪时给都行;放电影等也一概免费。由于有了电,发展经济就有了基础,农户们可以搞一些过去难以进行的项目,还通常利用晚上搞家庭副业,日子过得松活了。他们对严金林更加信赖。今年八月,严金林当上了互助村的党支部副书记。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庆升
责任者
宋祖儒
责任者
严金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兴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