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本良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246
颗粒名称: 谭本良起义
分类号: I054
摘要: “这些年,走南闯北地做生意,见识了不少,说出来,请你指教。”接着,张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业绩来,他说的都是事实,有目共睹,谭本良是默认的,只是,要他口头上承认,还不可能。又坐了一会,张立要告辞,谭本良留了几句,便站起来送客。谭本良依在门枋上,目送着张立远去的身影,突然,发现路边闪出两个人,鬼鬼祟祟,尾随在张立后面。谭本良心里一急,忙窜进停在门外的汽车,自己发动了,平稳地开出来,跟在后面。张立在前面不紧不慢地走着,看来没有想到自己身后有盯梢的。邓元卿看见谭本良难受,忍住悲痛,装出笑脸,愧疚地笑笑。
关键词: 历史小说 谭本良 起义

内容

“这些年,走南闯北地做生意,见识了不少,说出来,请你指教。”接着,张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业绩来,他说的都是事实,有目共睹,谭本良是默认的,只是,要他口头上承认,还不可能。
   “我看,你八成是已经加入共产党了,要不,何以会为他们作宣传呢?你们好厉害呀,宣传攻势都作到我家里来了。不——你不要辩驳,我们两个把话说清楚,政治见解,我不能勉强你,你也不要勉强我。你来,叙叙友情,我欢迎,若要作政治宣传,就免开尊口。谁对谁错,不靠嘴巴子,靠历史,靠时间。”谭本良说话,声音越来越高,邓元卿听了,忙赶出来,对谭本良嘘了一声,说: “多年不见的弟兄,这么大嗓门,值么?” 两人谈不拢,都沉默了。
   又坐了一会,张立要告辞,谭本良留了几句,便站起来送客。
  谭本良依在门枋上,目送着张立远去的身影,突然,发现路边闪出两个人,鬼鬼祟祟,尾随在张立后面。“不好,长尾巴了。”谭本良心里一急,忙窜进停在门外的汽车,自己发动了,平稳地开出来,跟在后面。
  张立在前面不紧不慢地走着,看来没有想到自己身后有盯梢的。谭本良开着车在后面,内心斗争也非常剧烈。有心开上去,把张立接走,又怕被特务认清车号,最终交不了差,重庆的特务,无法无天,谁惹得起?不去,难道眼睁睁看着特务把张立抓走,终于,张立从谭本良家住的这条僻静的小街,走进了繁华的大街,谭本良心中舒了一口气。在大街上,特务要秘密抓人,就不那么容易了。
  突然,只见张立在拥挤的人群中挤了一下,便不见,谭本良加了一脚油门,追上去,仔细寻找,没见了,开到前面宽阔处,转回车头,来到原地,只见两个特务也在人群中东张西望,他放心了,换了一个档,朝家里开去……。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重庆。
  中央公园的林荫道上,一辆吉普车悄无声息地驰来,停在公园路一处门口,谭本良从车上下来,习惯地掸了掸裤管上的灰尘,脱下白手套,开了门,迈步登楼。楼梯口,邓元卿迎出来,接过谭本良脱下的军大衣,低声问: “买到没有?” “总算办好了。真是,上前方卖命的没票,做投机生意的倒抢先!”谭本良愤慨地说。
   “多久的?” “五天以后。” “这……”邓元卿欲言又止。
   “嗯?”谭本良疑问地向她哼了一声鼻音。
   “我是说,这仗,还不知道结局如何呢。” “这有啥二话可说的?瓦罐难免井沿破,当兵打仗,谁也说不准。” “说得轻巧,这一大家人,如果……万一……”邓元卿话未说完,便扭过脸去。
   谭本良默然了。
  当时重庆向东的所有航线都是热线,蒋介石虽已还都南京,但八年抗战期间,有若干“下江佬”在重庆置了产业,生意往来,善后事宜,西去东来的人们,多得无法数,交通部和国防部下了通令,所有飞机票都归重庆行营统一分配,原则上先保证军用。谭本良拿着国防部的关防,却无法买到飞机票。没有办法,找到一个行营参谋,仗着他是自己的老部下,才算订妥了一张。订好机票,在售票处坐着小憩,看见一个商人正在打电话,对着话筒高喊:“喂,喂,你一定要把他稳住,我明天下午可以到,这就去弄机票。来得及不?没事,笃定,千万要稳住他。”那腔调,好象弄张机票就同在大街上买张彩票似的。谭本良叹了一口气,离开了售票处。
  邓元卿两句话,勾起了他满腹心事。内战打了两年,蒋介石损兵折将,不堪一击,在和共军的几次接触中,他发现共产党军队命令彻底,行动机密,战术新奇,纪律严明,刻苦耐劳。尤其是战士舍身忘死的拚命精神和所到之处均能得到老百姓支持,更使他这带了多年兵的师长敬佩。和这样的军队交战,要想取胜,谈何容易。
   他颓然坐在椅子上,心里涌起了纷乱的思绪。
   “张立来了,想跟你谈谈。”邓元卿通报, 他无力地做了一个手势,表示:“请”。
   张立进来,坐定,两人又开始了长时的摆谈。
   “此次,你准备作何打算?” “有啥可打算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半生行武,总不能把这多年的道行丢了吧。”谭本良悻悻地回答,口气中不免带了几丝自嘲自讽的意味。
   “你认为此去前途如何?”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你何必灯蛾扑火呢?几个月来,解放军势如破竹,辽沈战役中,一口就吞了国军近五十万。如今,双方调集了大批兵力,摆开了大战一场的阵势。蒋介石‘一点两线,重兵密集’的部署,已被解放军中间突破,吃掉了黄伯韬兵团,使国军首尾不能相顾。俊明兄,你去,不过是战俘名单上多一个名字而已。” “宁可党国负我,不可我负党国。出路?那也是寡妇再醮,为不贰良臣所不取。”谭本良明知张立说的句句是实,偏硬了头皮说。
   “你,你好糊涂哟!”张立慨叹地长吁了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份油印资料,递给谭本良,说: “这上面有一篇《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你先看看吧,回头,我们再谈。” 谭本良没有伸手去接,张立把资料放在茶几上,起身告辞。
  送走了张立,谭本良回到室内,只见室内乱七八糟两口大皮箱,满地堆开散乱的衣物,邓元卿坐在椅子上,怔怔地发呆,两个小孩愣怔地站在旁边,见了父亲,偷偷地溜出屋去。
   “你……你这是——?” “收拾东西,回老家去。” “这又何必呢?” “你这一去,不论是被俘还是殉职,我们一家老小,都在重庆呆不下去了。你若被俘,我们要成“匪属”,经不起调查局的扰搅,这已经是有例在先的了。你若殉职,我们孤儿寡妇,难保不抛头露面,到国防部去吵救济?还不如到普安乡下去,总还有些老亲戚,相帮着置几亩薄田,图个饿不死罢了。”邓元卿说,话语中带着悲声。
   谭本良心中一阵酸楚。
   “看我,也是,一时想不开,这——。”邓元卿看见谭本良难受,忍住悲痛,装出笑脸,愧疚地笑笑。
   (9)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欣;
责任者
张立
相关人物
谭本良
相关人物
邓元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