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会卖黄泥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210
颗粒名称: 郭昌会卖黄泥巴
其他题名: 方便城里人 自己也生财
分类号: K827
摘要: 兴仁县马家屯乡包包寨村民组女农民郭昌会,利用农闲拉黄泥到县城卖,很快摆脱了贫困。郭昌会是个老实人,多年来都本份地耕作在土地上。今年初,县委增收致富工作组到了马家屯乡,帮助农民制订增收计划,郭昌会受到启发,想到了挖黄泥巴卖这条路子,于是,她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劳动。先是一背箩一背箩背到城里卖,每背两角钱,一天可挣三、四元。在积存了几十元后,她买了一部旧手推车,带着女儿卖泥巴,每天收入增加到十元左右。勤奋的劳作,带来了相应的成果,她家现在已买了一头耕牛,还喂起了两头肥猪。
关键词: 郭昌会 黄泥巴 卖泥巴

内容

本报讯 兴仁县马家屯乡包包寨村民组女农民郭昌会,利用农闲拉黄泥到县城卖,很快摆脱了贫困。
  郭昌会是个老实人,多年来都本份地耕作在土地上。土地承包到户后,寨里不少农民都有了找钱的门路:有的烧砖瓦,有的搞运输,有的进城做小生意,经济收入都在不断增加,可她家把功夫都下在了土地上,虽然肚子吃得饱,就是没有活动钱,生活起色不大。今年初,县委增收致富工作组到了马家屯乡,帮助农民制订增收计划,郭昌会受到启发,想到了挖黄泥巴卖这条路子,于是,她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劳动。先是一背箩一背箩背到城里卖,每背两角钱,一天可挣三、四元。在积存了几十元后,她买了一部旧手推车,带着女儿卖泥巴,每天收入增加到十元左右。勤奋的劳作,带来了相应的成果,她家现在已买了一头耕牛,还喂起了两头肥猪。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国忠;
责任者
郭昌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兴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