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农民的喜与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137
颗粒名称: 白云农民的喜与愁
分类号: S632.5
摘要: 白云村是个座落在黄泥河与南盘江交汇处的布依族村寨,隔黄泥河、南盘江与云南、广西相望。当地群众利用这里靠近广西、云南的地理优势,依托两省区的广阔市场,大种其姜,发展商品生产,增加了经济收入。那时间,生姜成了供销、外贸部门的紧俏货,云南、广西的一些单位还出高价竞相收购。白云村一带农民的生姜,主要卖给广西、云南的供销社。广西、云南方面不收购了,连本州也袖起了手。据调查,去年和前年,白云村因无销路而损失的生姜有二万多公斤;包括白云在内的恫利乡去年损失十五万公斤,损失达十万元以上。
关键词: 黔西南州 生姜 生产

内容

“这几年,我们这里靠种生姜发迹的人家多,但吃亏倒楣的人家也不少!”这是八月七日上午,记者由云南罗平县的乃格冒着滂沱大雨,渡过滚滚黄泥河,来到兴义县恫利乡白云村采访时,当地农民向记者诉说的内心话。这话道出了近几年来江边农民在从事生姜生产中的甘与苦,喜与愁。 白云村是个座落在黄泥河与南盘江交汇处的布依族村寨,隔黄泥河、南盘江与云南、广西相望。这里的气候、土质都适宜种植生姜,所产干姜块的质量是极好的,因此,生姜成了白云村布依族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前几年生姜畅销时,云南、广西和我州的兴义等地的供销、外贸部门以及个体户,争相到这一带收购。当地群众利用这里靠近广西、云南的地理优势,依托两省区的广阔市场,大种其姜,发展商品生产,增加了经济收入。村里种姜较早的青年农民郎凤春告诉记者,这里种生姜是一九七八年开始大发展的。这一年,他利用村办林场的土地种姜,当年产生姜三万多公斤,收入一万多元。后来,乡里还以他为主成立一个生姜收购站,代供销部门就地收购生姜,加工干姜片外销。那几年,村里家家户户都种姜,全村一百零六户每年产生姜八万公斤,收入八九万元,多的人家收入五六千元,少的也有两三百元。那时间,生姜成了供销、外贸部门的紧俏货,云南、广西的一些单位还出高价竞相收购。为了保证供销、外贸部门的收购,他们还张榜规定不准个体户经营生姜;农民生产的生姜要卖给国家,不准卖给个体户,并在公路上设站检查。白云村一带农民的生姜,主要卖给广西、云南的供销社。哪里的价钱合算就卖给哪里,有销路农民就不发愁。然而,近年来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生姜“失宠”了,由紧俏货变成了滞销货,价钱也由过去的两三角一斤降为几分钱一斤,甚至几分钱一斤也难出手。广西、云南方面不收购了,连本州也袖起了手。农民眼巴巴望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姜白白烂掉,心里实在难受。生姜行情的突然变化,给这里刚刚兴起的商品生产泼了冷水。去年,一些农民把生姜挑到云南的乃格去卖,没人收购,结果只好倒在场坝上。据调查,去年和前年,白云村因无销路而损失的生姜有二万多公斤;包括白云在内的恫利乡去年损失十五万公斤,损失达十万元以上。眼下,生姜的销路问题还没有好转的兆头。尽管目前生姜销路如此不景气,价钱如此贱,这一带的农民还是舍不得放弃它,家家户户多少也种着一点,说是“延种”。看来,他们并不肯就此罢休。 这里的农民向记者反映,为了发挥当地的自然优势,他们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姜产销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对生姜应该有个保护价格,不要“热时大家抢,冷时大家看”,使生姜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发展水平,一利国家二利农民。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宗裕
责任者
冯永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