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本良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097
颗粒名称: 谭本良起义
分类号: I2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谭本良接到电报后,得知妻子和表弟即将来兴义。他想起北伐时与张立的关系,以及后来在长沙的分别,感到十分遗憾。
关键词: 小说 谭本良 起义

内容

“我也才来此不久。这里民风强悍,道德沦丧,令人痛心。”
  “民风?”谭本良心里的火,呼地一下升起来。“这一伙里有哪一个是拿锄头的平民百姓?他们是乡丁,负有保卫乡梓的职责。”
  “这——”
  “还有你们那个汤乡长,纵容部下,干出这罪不容诛的事来!”
  “谭专员,我刚想报告此事。汤乡长廉洁奉公,办事勤谨,想必是部下私自所为。地方上的事,全靠他们去办,一旦,我怕——。”
  “怕什么?汤乡长自己供认不讳,所得赃物,此次一并查获,还有何讲?”
  “专员,恕我多事,此回,就饶了他吧。”
  “祝县长,身为地方父母,出此劣绅,亏你还来说情。走,我们共同审讯。”
  祝县长见谭本良不卖他的人情,无可奈何,被拉了一起到县大牢来。
  大牢里,汤乡长没有收监,坐在监狱管理室里,对着一碟花生米,跷着脚品酒。谭本良一见,脸都气青了。
  经审讯,汤乡长供认不讳。
  “明天开民众会,当场枪毙。报批手续,务必于今夜办好,否则,治你失职通匪罪!”谭本良对颓丧的祝乐山,硬梆梆地甩下几句话,愤怒地走了。
  第二天,民众会上,谭本良说:
  “……我是邑人,之所以不惴才疏学浅,来主兴仁,是为了给地方父老办一两件有益的事,以报家乡哺育之恩。过去说三分政治、七分军事,我是三分政治、七分乡情。想起抗战期间,我因伤回乡疗养,地方父老把我当抗日英雄,迎出十里之外,给我披红戴花,给了我最大的荣耀,当时我就发誓:此身此世,决不做对不起家乡人民的事。各位,当前时局变幻,但有不才谭本良在,一定尽可能让大家各安生业。本良我死亦不辞……”他的讲话,使在场的人们,颇受感动。
  由盘县回到专署不久,谭本良接到夫人邓元卿经军用电台转来的电报,说他与表弟即将来兴。
  “表弟?”谭本良拿着电报,眉头皱了起来。邓元卿老家四川,虽说亲戚极多,但实无与之过从甚密的表弟。猛然,谭本良恍然了。“唔,一定是那边派人来了。”
  这里,须回过头来说说谭本良生平和他与中共地下党的关系了。
  谭本良生于普安县罐子窑谭家湾,幼时曾与后来成为中共贵州工委书记的张立相伴,就读于松岿寺。
  张立自幼老成,遇事善于思索。谭本良性格开朗,办事颇有决断。
  后来谭本良入云南讲武学堂学习,毕业后入黔军第三旅,后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七军,后改为第四十三军,参加了北伐。谭本良从当排长开始,由于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六七年的时间,便晋升为第九团团长。张立从家乡跑出来,谭本良留下他为自己帮忙。这时,正是北伐节节胜利之时。不久,蒋介石背信弃义,对共产党下了毒手,是时恰逢张立母亲病故,要千里奔丧,谭本良送他到车站。
  长沙站台上,人迹稀少。远处,有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兵士,押着被“清洗”的共产党人。
  张立长长叹了一口气,唤着谭本良的表字说:
  “俊明兄,北伐正在轰轰烈烈,谁知自家窝里先杀了起来,这仗,有啥打头?”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政治自有人去管。”谭本良一挥手,象是要挥去郁积在心中的烦闷。
  正说着,火车来了。 (6)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