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 重振旗鼓 搞好冬修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022
颗粒名称: 加强领导 重振旗鼓 搞好冬修水利
分类号: TV61
摘要: 我州水利水电建设的成绩 建国以来,截至一九八五年底国家入投我州水利水电建设资金一亿二千七百六十二万元,自筹资金一千七百八十五万元,建成五千零五十二处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五十九万八千亩,保证灌溉面积五十万零五千亩,一九八五年实灌面积四十七万一千亩。建成电站七十五站一百三十三台,装机三万四千二百六十七千瓦,一九八五年发电量为六千五百六十九万度,年利用小时一千九百一十七小时。这些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对我州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州一九四九年粮食总产为二亿二千万公斤,一九五八年上升到五亿零四千五百万公斤,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八二年达到五亿九千六百万公斤。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水利 产值

内容

我州水利水电建设的成绩 建国以来,截至一九八五年底国家入投我州水利水电建设资金一亿二千七百六十二万元,自筹资金一千七百八十五万元,建成五千零五十二处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五十九万八千亩,保证灌溉面积五十万零五千亩,一九八五年实灌面积四十七万一千亩。建成电站七十五站一百三十三台,装机三万四千二百六十七千瓦,一九八五年发电量为六千五百六十九万度,年利用小时一千九百一十七小时。 这些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对我州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州一九四九年粮食总产为二亿二千万公斤,一九五八年上升到五亿零四千五百万公斤,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八二年达到五亿九千六百万公斤。水利水电设施大大促进了粮食成倍增长,同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安置就业,稳定社会治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国以来虽建设了一批水利水电工程、但仍是少而差,抗旱能力低。 全州人口二百二十七万人,耕地二百三十九万亩,其中田七十九万亩,地一百六十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百分之二十五点一,人均占有零点二八亩;保证灌溉面积占耕地百分之二十一点二,人均占有零点二四亩。人均占有装机二十瓦,人均占有发电机量二十八点九度。由此可见,我州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人均占有灌溉面积少,抗旱能力低,加之春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已连续徘徊四年,並有下降的趋势。 二、现有水利水电设施很多是在因陋就简,重主体轻配套,“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下修建的,加上管理工作跟不上,年久失修,逐渐老化,效益逐年衰减,有的甚至报废。 据年报统计:一九八〇年全州有效灌面累计达到五十七万六千亩(当年新增一万三千一百亩,而当年发生废减二万二千六百亩);保证灌面累计达到四十九万五千九百亩(当年新增八千四百亩,而当年发生废减二万一千八百亩)。到了一九八五年底有效灌面累计达到五十六万六千四百亩(当年新增一万五千六百亩,而当年发生废减三万五千九百亩);保证灌面累计达到四十九万三千四百亩(当年发生废减二万七千一百亩)。由此可见边建边报废,苦干了五年,国家投资三千五百五十九万七千三百元,效益不但没增加,相反逐年减少,有效灌面减少近一万亩,保证灌面减少二千五百亩。农村装机一百千瓦以下小水电,逐年衰退,每年也在报废。 三、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存在忽视水利建设的片面认识和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投入不断减少,加之水利管理的有关体制和政策问题没能及时解决,水利设施统一管理失控,维修差,人为损坏和破坏严重,水费征收困难,综合经营开展不好,管理队伍不稳定,一些工程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一些抗旱机具流落在私人手中或当废铁作了变卖,小水电机电设备损坏严重,输电线路不断发生被盗现象等,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在当前又缺乏维修更新改造资金的情况下,导致出现恶性循坏。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克服困难增强后劲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水电工程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是搞好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为了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粮食稳产高产,各级领导务必重视,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一九八五年我州工农业总产值五亿二千七百六十万元,农业产值占百分之八十二点九,在目前这样的经济成份比重下,忽视农业重要生产条件的创造,不重视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建设和管理,这不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的增长,而且更严重的是影响粮食生产,“手中无粮,心里发慌”,“无粮则乱”。在我州水利水电工程设施既差,又少又小,管理不善,损坏严重的情况下,加上春旱的严重威胁,粮食产量将继续徘徊,甚至下降。今年的春旱,急得上上下下忙了一阵子还是影响了近二十万亩耕地栽种。 因此,各级政府的领导,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识,加强对所属水利水电部门的领导。要帮助解决好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正确处理好工程管理单位和灌区群众的关系;要督促並帮助工程管理单位搞好工程整修,工程遗留问题的处理,工程保护范围的划定,水费征收,处理好用水纠纷和搞好渔政管理;要协助查处破坏水利水电设施案件等工作。中小型水库工程的防洪抢险实行当地领导仓库负责制。要对所属水利水电部门充实加强水利管理机构,配备好领导班子,尽快充实管理人员,对不适宜搞水利水电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予调整。要对现有工程管理单位的领导班子、用工制度、财务管理进行一次认真整顿。
  二、改革我州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体制。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建设,关键在实行分级负责。总的原则是:谁建、谁管、谁有、谁收益。具体分工按州府办(86)18号文件执行。即小(二)型以下工程由村管;小(二)型及跨村的工程由乡管;小(一)型及跨区的工程由县管;国营灌区原则上由县管。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是事业性质按企业要求进行管理的单位,各级水利电力部门是水利管理单位的主管单位。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管理单位的领导,明确各自的职责,把工程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改革的内容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单位实行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双重领导;管理单位的领导班予任免,由主管部门与工程所在地政府协商提名,由主管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乡、村管理的工程专职管水员,分别由乡政府和村民小组明确或群众推荐;县、区、乡管理的工程,管理单位内部实行站(所)长负责制,既对上级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也对受益群众负责。並可按经营项目和业务分工实行各种形式的内部承包责任制。承包任务及收益,要同职工利益挂钩,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等。
  三、建立与健全区水利管理站 我州区、乡、村分管的蓄、引、提、人畜饮水、小水电站占的比例很大。因此,区水利管理站对管好小型水利、小水电及人畜饮水工程等很重要。我州已建立的四十二个区水利管理站,拥有一百三十余人,必须进一步健全、巩固与加强,没建立的尽快建立起来。 区水利管理站作为县局的派出机构。其主要任务是: (1)协助当地政府搞好全区范围内所有小型工程的管理和经营,负责督促检查各工程管理单位(包括管理专业户、联户)全面完成县局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任务。
  (2)依靠当地政府和灌区管理委员会作好区辖范围内水利工程的水费、电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 (3)积极协助辖区内工程管理单位制定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和乡规民约,协助开展综合经营,经济责任承包,搞好工程运行管理,清淤岁修,除险加固及安全渡讯工作。有条件的可直接管理几个工程,建设成一个经济实体。
  (4)维护工程安全。协助调处破坏工程设施案件。
  增强干劲知难而上 搞好一年一度的冬修水利 水利工程整修,水电设备维修,任务重,时间紧,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情况下,困难大。因此县、区、乡政府必须做好早宣传,早发动,早准备,早行动,作好劳力安排与落实。 整修的重点是对现有工程整修配套,搞好险病库处理和渠道清淤、防渗、补漏,修复水毁,确保安全,提高工程效益。小水电站做好机电设备检修、输电线路维修及检查防雷接地装置,迎接丰水季节满发满供。 业务主管部门做好项目、工程量、资金、物资、技术力量等五落实。区水利管理站配合工程管理单位深入现场组织和安排好劳力,严格资金和物资管理,搞好工程质量和及时向县局报送冬修进度报表。 水利水电工程整修坚持常修和季节整修相结合。配套任务重,工程量和投资大的以定点常修为主;清淤、补漏、防参、加固、修复水毁、设备检修,工程量和投资少的以季节(冬春)整修为 冬修水利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精神。省政府根据中央今年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建立兴办农村水利建设劳动积累制度: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将渠长或工程量的大小,按受益量大小分担到户(排水、灌溉按受益面积,防洪按保护面积,人畜饮水和小电站按受益人数分担。)每年每个劳力要投入农村水利义务工十至二十个。小水电也可组织一定劳力投入以工代物,作为自筹(不包括农民承包土地范围内的土地平整和田间沟渠的整修)。劳动积累制度由工程所在地的政府统一组织实施,不投劳力者或投劳有困难者,按当地劳动价格,可以以管代劳。 农村水利义务工,主要用于县、区、乡的防洪、排水、灌溉、供水等工程的清淤、补漏、水毁修复、除险加固、防渗配套,更新改造及新建。 根据省政府(86)67号文件《关于搞好今冬明春水利整修工作的通知》,我州已于八月二十九日召开农业会议,会议对我州冬修水利作了具体布署和安排。会上李昌琪州长提出:总的要求是,今冬明春对现有大、小水利工程,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岁修、清淤、补漏、除险、加固。全州水利冬修要动员七万多人(已安排到县),整修一百天,努力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一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一万二千亩,保灌面积二万二千田;解决一万八千人和一万一千头牲畜饮水困难。任务是艰巨的,只要各级领导重视,並付诸行动,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就可为明年的粮食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各地要在十月底以前作好准备,落实计划,十一月份要掀起冬修水利高潮。各县局务必按要求及时报送冬修进度报表,以利省州领导指挥冬修水利工作。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