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油菜丰产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021
颗粒名称: 小麦油菜丰产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04.8
摘要: 我州大部分地区,冬春干旱严重,气温较高,日照不足,小麦分蘖期短,生殖生长期延长,对争取大穗有利,而冬、春气温较高,锈病、白粉病严重发生。各地在品种布局上应有合理的品种搭配,避免因品种单一造成减产。根据小麦需肥特点和我州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应重施底肥。拔节前后,小麦进入幼穗分化阶段,施拔节肥对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壮秆、大穗有决定作用。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均属弱冬性品种,播期在霜降前后为宜。在小麦生长期间,灌溉在可分蘖、拔节、孕穗和灌浆几个阶段进行。对锈病、白粉病主要用零点五度的石硫合剂、敌锈钠和草木灰进行防治。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小麦 油菜

内容

小麦 小麦是我州重要的夏收粮食作物。过去由于栽培管理粗放,单产较低。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小麦单产,现结合我州自然气候条件,提出小麦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一、选用高产良种。我州大部分地区,冬春干旱严重,气温较高,日照不足,小麦分蘖期短,生殖生长期延长,对争取大穗有利,而冬、春气温较高,锈病、白粉病严重发生。根据上述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可选用内乡五号、毕麦五号、兴麦一号、庆三十、普麦七号、无芒77等品种作大面积生产推广良种。近年引种表现较好的宛原28——88、燕庆7号等品种,可因地制宜地逐步推广。各地在品种布局上应有合理的品种搭配,避免因品种单一造成减产。 二、深耕细耙,平整土地。整地时,以深耕二十三厘米为宜,犁翻后再耙细耙平,为小麦生长创造深厚、松软的土层。稻田种麦,应提前挖边沟排水,大的田块应加开背沟,疏通积水。土质粘重的稻田,更要增加犁耙次数,破碎大土块,使之土壤细碎,为小麦苗全、苗匀、苗壮打下基础。 三、施足底肥、巧施追肥。根据小麦需肥特点和我州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应重施底肥。要求苗施优质圈肥一千五百公斤以上。磷、钾肥应拌圈肥作底肥施用。为了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播种时,亩施尿素二点五至三公斤或碳酸氢铵五公斤,拌细土撒于播沟中作种肥,追肥原则是:早施分蘖肥,重施拔节肥,以促进低位蘖早生快发,穗大粒多。在兴义,弱冬性品种的分蘖期只有二十至三十天,分蘖高峰期出现在十二月中、下旬。所以,分蘖肥的施用以十一月中、下旬为好,最迟不超过十二月上旬。施肥量为每亩追施尿素五至七点五公斤或清粪水二十挑。对弱苗要适当重施,干旱地区,化肥要结合灌水施用。拔节前后,小麦进入幼穗分化阶段,施拔节肥对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壮秆、大穗有决定作用。拔节肥在十二月中、下旬,以叶龄七至八时施用为好,每亩施尿素七点五至十公斤或清水粪三十挑。对三类苗要施速肥,促进弱苗转化为壮苗。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减少施肥量,以防麦苗陡长。在追肥时,应结合进行中耕除草。在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一次,可增加粒重。 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均属弱冬性品种,播期在霜降前后为宜。播种早,出现冬前抽穗,易受冻害;播种过迟,幼穗发育时间短,后期易受高温逼熟,影响籽粒正常灌浆,造成减产。为了保证苗足、苗全、苗壮,要提高播种质量,实行规格化播种,每亩用种量七点五至十公斤。播种方式为开厢小条播和宽幅条播,开厢小条播的种植规格为二点六米开厢、二点三米厢面,每厢播八行,(播幅二十三厘米,空行六点六厘米)。宽幅条,种植规格为播幅三十三厘米,空行二十厘米。高海拨地区小麦种植应采取多熟分带轮作制,以利解决小麦、玉米争光、争肥、争季节的矛盾,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分带轮作的种植规格是二米开厢,播四行小麦(播幅二十厘米,空行六点六厘米),预留玉米空行九十三厘米,待明年春天播种二行玉米。为了预防小麦黑穗病、赤霉病,播前用百分之一石灰水浸种四十八小时,进行种子处理。用石灰水浸种,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播种。 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小麦田间管理除前述的追肥以外,应当结合进行中耕除草、病虫防治和灌溉,一般在分蘖期进行匀密补稀。使之苗匀、苗全、苗齐、苗壮。为促进移栽苗定根成活,应偏施速效氮肥或清粪水。中后期灌溉对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分蘖成穗和增加小花数,实现籽粒饱满、增加粒重有明显作用。在小麦生长期间,灌溉在可分蘖、拔节、孕穗和灌浆几个阶段进行。灌溉方法以大水漫灌为好,做到速灌速排,厢面不积水。 病虫防治,以锈病、白粉病和麦蚜为主。对锈病、白粉病主要用零点五度的石硫合剂、敌锈钠和草木灰进行防治。对蚜虫主要用氧化乐果,敌敌畏防治,一般喷药二至三次即可。 六、适时收获。一般在腊熟末期收获为宜。过早,籽粒成熟度不够,出粉率低,千粒重不高,影响产量;过迟,会出现穗上籽粒发芽,影响品质。
  油菜 油菜是我州主要经济作物。多种、种好油菜,提高单产,有利于增加收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指导大面积生产,种好油菜,增加产量,特提出以下栽培技木措施。 一、精细〓地是决定油菜产量高低的关键。油菜是直根系作物,怕久淹水浸。稻田种油菜,必须在水稻散籽时拔好秧沟,大的田块要开好边沟、背沟、中沟,要求沟沟相通,遇水不积,雨停即干。水稻收割后,及早翻犁炕晒。播种时耙细整平(两犁两耙),铲除杂草、稻桩,切实做到土碎、厢平、沟通、草净。 二、增施底肥。及时追肥是油菜高产的物质基础。底肥:每亩用腐熟厩肥一千至一千五百公斤,拌和四十至五十公斤磷肥窝施(平均每窝二百至二百五十克拌厩肥),施干粪后再用清粪水淋窝。种肥:用油枯、细粪等拌和种子播种。追肥:一般追施二至三次。第一次匀苗后每亩用二十至二十五挑清粪水或磷酸二氢钾加尿素,按百分之一至一点五浓度兑水泼浇(提苗肥);第二次定苗后每亩用三十至三十五挑清粪水兑五公斤尿素追施(开盘肥);第三次重施苔肥,每亩用四十至五十公斤油枯,五百至七百五十公斤细干粪结合壅土施八。追肥次数及数量,要根据苗的壮弱、土壤肥力、品种不同来决定。 三、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和大力推广分厢条播。在我州水肥条件较好的坝子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宜以黔油九号、云油31、江油19选等甘兰型油菜作为主要栽培品种;在高海拔季节紧张地区和秧田,提倡种植“浠水白”油菜;坡、瘦地种植“竹丫油菜”等芥菜型品种。播种期:甘兰型品种在“寒露”前后五天为宜,白(芥)菜型品种在“霜降”——“立冬”播种,低热地区可稍迟五至十天。合理密植: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较高情况下,每亩以一万株左右、白菜型品种及肥力较差地块以一点三(下转六版)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