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4993
颗粒名称: 灯花
分类号: I267
摘要: 今天停电整修线路。蜡烛上的火苗悠悠忽忽地晃动着,我的思绪不禁翻卷起来。妈妈忙完了锅灶上的事,就坐在灯下纳鞋底。那显然是不行的。父亲问我,我说在学校里做好了。比我大一点的二牛经常割马草去卖,卖得钱买了把电筒。第一天割马草,累得浑身散了架,才得了两角钱,打得半斤煤油。从此以后,我就经常用课余时间割马草卖,挣点钱帮补家里。如今,家乡缺电已成历史。一到夜晚,无数白炽灯光透过窗户射出屋外,明晃晃的。曾给我带来美好的遐想和追求的油灯如今静静地坐在堂屋里的龛台上,母亲常把它擦拭得干干净净的。开在祖国的千家万户,开在亿万人民的心里!
关键词: 停电 蜡烛 荧光

内容

今天停电整修线路。天黑以后,我点上蜡烛,从怀里拿出母亲的来信又看了一遍。蜡烛上的火苗悠悠忽忽地晃动着,我的思绪不禁翻卷起来。我想起了油灯…… 以前,我们那地方没电。小时候,我吃完晚饭就依偎在妈妈膝头,听妈妈讲故事,偶尔发现灯焰里有朵蘑菇型的灯花,便激动起来。妈妈说,灯花开放就有财气,倘若常有灯花开放,就是家业新旺的预兆。我每晚都抢着自己去点灯,希望灯花开放在自己亲手点燃的灯上。若是真的开了灯花,我就高兴地大声喊着:“灯花开了,灯是我点的!” 后来我进了小学,放学以后,帮助妈妈做些事,晚上便在油灯下做作业。妈妈忙完了锅灶上的事,就坐在灯下纳鞋底。她生怕灯光弱我做作业费力,便用针尖把灯芯挑长点,灯越发亮了,绽出了更大的灯花。父亲常常抱怨这样费油,还说古时候的人借萤火虫的光看书都没有看坏眼睛。那时候,我觉得父亲不爱我。现在想来,那时家里穷,没有钱,有时候,盐巴或煤油都是去代销店赊来的,不能责怪父亲啊!我找了一个墨水瓶,抓了不少萤火虫放在里面,试着用萤火虫屁股上那点点萤光来看书。那显然是不行的。后来,我索性晚上不做作业和看书了。父亲问我,我说在学校里做好了。妈妈难过地说:“儿呀,你生在我们这样的人家,投错了胎啊!” 越是看不成书,就越想看书。我朝思梦想自己有盏亮闪闪的灯。比我大一点的二牛经常割马草去卖,卖得钱买了把电筒。我想,家里不是无钱买煤油么?我就割马草去卖。打定主意,我就同二牛去割马草。第一天割马草,累得浑身散了架,才得了两角钱,打得半斤煤油。当我将煤油灌进灯盏去时,全家人多么高兴啊!从此以后,我就经常用课余时间割马草卖,挣点钱帮补家里。 如今,家乡缺电已成历史。一到夜晚,无数白炽灯光透过窗户射出屋外,明晃晃的。这是我孩提时多少回睡梦中都没有梦到的情景,因为我那时只企求一盏用来看书的煤油灯盏。曾给我带来美好的遐想和追求的油灯如今静静地坐在堂屋里的龛台上,母亲常把它擦拭得干干净净的。除夕之夜,母亲就从供销社买上煤油将它灌满,虔诚地把它点燃,然后关上电灯…… 我眼前的蜡烛上,绽开了两朵红红的灯花,我耳边好象又响起妈妈那遥远而又安详的声音:“灯花开了就有财气。” 开吧,开吧!开在祖国的千家万户,开在亿万人民的心里!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晓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