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公益事就是幸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4949
颗粒名称: 为群众办公益事就是幸福
分类号: D64
摘要: 幸福,人人追求。晴隆县纳屯乡磺厂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徐少明说:“人生于世,能为群众办几件公益事,就是最大的幸福。”徐主任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诺言。当哨兵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深夜两点,磺厂村一片寂静,劳累了一天的群众已沉入梦乡。忽然,一阵异常的狗咬声把徐少明惊醒。去年的一天,徐少明陪同本乡兴寨村中心组农民陆正光,到普安县白沙乡政府解决耕牛被诈骗的问题。事后,徐少明连夜返家,途中遭到四人伏击,他遍体鳞伤,当即昏死,经抢救才脱险。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徐少明 群众

内容

幸福,人人追求。什么是幸福?由于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回答迥然有异.有的人认为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痛快就是幸福;有的人把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视为幸福;有的人为了他人的幸福而自己默默吃苦,甚至牺牲自己的一切,并以此为幸福……晴隆县纳屯乡磺厂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徐少明说:“人生于世,能为群众办几件公益事,就是最大的幸福。”徐主任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诺言。
  幸福桥 磺厂村座落在群山怀抱之中,四周山峦重叠,那陡峭的悬崖连山羊也望而生畏。万山丛中,有一条崎岖的山道穿过磺厂村。这条山道是通向郎岱、普安、晴隆的必经之路,做山货生意的、走亲访友的群众,每天南来北往。磺厂村有条磺厂沟,每逢涨水季节,行人望沟兴叹,无法通过。一九七〇年初夏,马场乡一位女青年路过磺厂沟,正遇涨大水,姑娘被洪水冲了几丈远,被正在沟边劳作的徐少明打救上岸;一九八五年,一位采菜姑娘路过这里被洪水冲走了……少明同志几次在沟边徘徊,思量着让行人安全通过磺厂沟的办法。今年村级整党期间,他向村支部建议在沟上架座桥。这一建议群众拥护,支部采纳了。八月份,全村三个组齐心合力,投工投劳,建成了一座石板桥,横跨在磺厂沟上。多年的夙愿实现了,群众想给桥命个名,徐少明乐哈哈地笑着说:“就叫它做‘幸福桥’吧!”
  修学校 磺厂村有一所民办学校,由于管理不善,年久失修,每逢雨天,屋外大雨,屋内小雨,教学受到影响。徐少明把这看在眼里,想在心头: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不能马虎。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条件,怎能搞好教学?这不跟庄稼人没有耕牛和犁不能种地一样吗?今年暑假,他号召每个党员捐款二元,买来八百多斤石灰,又发动共青团员和民兵义务挑石灰、运泥巴,大家七脚八手,上房检瓦、糊梁脊……秋季学期开学了,民校师生们又正常进行教学。徐少明看到一百五十个学生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内听课,心里乐开了花,他自己掏钱请来电影队的同志,在村里放了场电影。他说一来是慰劳为修学校出力的同志,二来是希望学校的师生们教好学好。
  当哨兵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深夜两点,磺厂村一片寂静,劳累了一天的群众已沉入梦乡。忽然,一阵异常的狗咬声把徐少明惊醒。他翻身起床,开门察看,但见三条黑影打着手电筒,鬼鬼祟祟地赶着一头牛。少明心中犯疑,几大步赶上黑影问道:“深更半夜,请问你们赶牛到哪里?”那三人陡然一惊,回头见只有一人,便满不在乎地说:“与你无关,少罗嗦!”少明也不示弱,厉声喝道:“把你们的证明拿出来!”赶牛的本来就心虚,听到“证明”二字,更加慌乱了,他们也不答话,赶牛夺路欲逃。真相大白了,少明边撵边喊:“抓偷牛贼啊!快起来。”乡亲们闻声赶来捉贼,三个偷牛贼见势不妙,丢下耕牛鼠窜而逃。三天后,失主带上一百二十元酬金前来领牛。耕牛还给了失主,而徐少明未收分文酬金。 近年来,就在磺厂沟这条独路上,徐少明象哨兵一样,帮助群众拦住被偷耕牛八头、肥猪一头。广大群众感谢他,但也有极个别的人恨他。去年的一天,徐少明陪同本乡兴寨村中心组农民陆正光,到普安县白沙乡政府解决耕牛被诈骗的问题。事后,徐少明连夜返家,途中遭到四人伏击,他遍体鳞伤,当即昏死,经抢救才脱险。有人劝他少管闲事好。他说:“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我非管不可!”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振林
责任者
徐少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