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边陲儿女——张贵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4777
颗粒名称: 优秀的边陲儿女——张贵宁
分类号: K82
摘要: 在一九八五年团中央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举办的“为边陲儿女挂奖章”活动中,我州有一位女同志荣获一枚银质奖章。她就是州防疫站寄防科副主任张贵宁。到了一九八五年,她又参与了省寄生虫研究所在望谟县纳夜乡进行的“恶性疟对氯奎敏感性体外微测”调查工作。这项工作必须将短期内找到的恶性疟现状病人集中到调查组驻地进行现场测试。突然的停电,使正在培育病菌的保温箱受到降温威胁。她又和测试组的同志轮值烧开水加温,保证培育箱的正常温度。这项试验的成功在省内还是第一次,因而荣获了全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今年八月,她又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在荣誉面前,她没有陶醉,仍然尽心尽力地工作在疟防第一线。
关键词: 边陲儿女 张贵宁 防疫站 寄生虫

内容

在一九八五年团中央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举办的“为边陲儿女挂奖章”活动中,我州有一位女同志荣获一枚银质奖章。她就是州防疫站寄防科副主任张贵宁。她热爱本职
  一九七四年八月,张贵宁从贵阳卫校毕业了。当时的同学们都羡慕她有一个在兴义地区卫生局当副局长的父亲,以为这样可以分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但是,张贵宁并没有依仗父亲的权势作非份之举,而是服从组织分配,到经常下乡的地区防疫站去工作。当时防疫站的主要工作对象是疟疾病的防治。这种病多发于“少边穷”的山寨,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张贵宁不怕。她要把青春献给疟防事业。十多年来,她克服了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的重重困难,任劳任怨地坚守在疟防第一线。可谓立足基层报到不久,她就背着行李,下到离单位二百多公里远的册亨县乃言乡疟疾防治试验点上工作,一蹲就是三年多。白天,她镜检疟原虫血片。晚上,她手提马灯,身背药箱,爬山涉水,逐户巡视病人。上山砍柴,下地种菜,轮值做饭,她从不叫苦。乃言试点工作结束后,她又转到册亨县花冗乡从事疟疾防治经验推广工作,一蹲又是两年多。周而复始地从事着乃言点上那种白天看血片,晚上巡视病人的工作。巡视路途要经过一条河,没有船和桥,必须涉水而过。有一次,她不慎失足,被河水冲出数米远,幸被护送的人救起。附近的病人听说后都很受感动。
  五、六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到了一九八五年,她又参与了省寄生虫研究所在望谟县纳夜乡进行的“恶性疟对氯奎敏感性体外微测”调查工作。这项工作必须将短期内找到的恶性疟现状病人集中到调查组驻地进行现场测试。她为此顶着烈日,翻山越岭,查找了十多个村寨的一千多户人家,往返步行了两百多公里山路,终于在一个离调查组驻地八十多里的边远山寨——渡邑找到了一位恶性疟现状病人。回到驻地,她没有顾上擦一把汗,又参与对病人的观察和测试。突然的停电,使正在培育病菌的保温箱受到降温威胁。她又和测试组的同志轮值烧开水加温,保证培育箱的正常温度。多少个不眠之夜过去了,测试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项试验的成功在省内还是第一次,因而荣获了全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一九八二年和一九八四年她又先后两次参加省寄生虫研究所在荔波县所作的《恶性疟对氯奎敏感性体外微测与恶性疟形态学电镜扫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功,荣获全省医药卫生科技一等奖,事业上的成功,使她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她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去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愿望。今年八月,她又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在荣誉面前,她没有陶醉,仍然尽心尽力地工作在疟防第一线。她不愧为优秀的边陲儿女。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志忠;
责任者
张贵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册亨县
相关地名
望谟县
相关地名
荔波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