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路在于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4627
颗粒名称: 成功之路在于勤
其他题名: ——记贞丰建筑公司队长汪富明
分类号: K820.873
摘要: 那年,修建贞丰民族招待所,这是一项三十六万元的大工程,当建筑公司推荐汪富明担任工程队长时,甲方心存疑虑。从此,他受到了县里有关部门及公司的重视。在安顺修建的一个三千万元的国家级大工程,汪富明率队前往,一千五年,建筑质量优于广西、广东及平坝等地的建筑队伍,给有关单位留下了较好的映象。回到贞丰,他精选了十个得力“选手”,干了十个月,又一件“艺术品”怡心亭在贞丰县医院完成。汪富明会修亭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兴义跋浪亭工程点名叫他带队。跋浪亭是一座中西结合式的公园,汪富明不惜花工,严格掌握质量,常常对不理想的地方返工重来。一年后,跋浪亭跋浪而起,他又一次赢得了信誉。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建筑 汪富明

内容

朋友,假如你到过兴义,你准会为“跋浪亭”而叹服,设若你来到素有“小贵阳”之称的贞丰,你也一定会为“怡心亭”而惊讶。你可知道,这些精美的建筑“艺术品”,是一个年仅三十出头、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人组织修建的。他,就是贞丰建筑公司的一个队长——汪富明。 汪富明十一岁那年,由于家庭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走进了泥水工行列。开始,他每天只能挣到六角钱的报酬。 富明是个有心计的小伙子。他一边认真向师傅学习技术,一边如饥似渴地自学各种书籍,逐渐掌握了平面识图、立体识图及房屋、桥梁、亭园的结构设计。 十一年过去后,汪富明二十二岁了。凭着从师傅那里学来的本领和自己自学的建筑知识,他当上了“包工头”。那年,修建贞丰民族招待所,这是一项三十六万元的大工程,当建筑公司推荐汪富明担任工程队长时,甲方心存疑虑。直到汪富明带领他自己挑选的三十五名“上手”,经过一年半时间,使雄伟壮观的招待所矗立贞丰时,甲方才服他了。从此,他受到了县里有关部门及公司的重视。 在安顺修建的一个三千万元的国家级大工程,汪富明率队前往,一千五年,建筑质量优于广西、广东及平坝等地的建筑队伍,给有关单位留下了较好的映象。 一九八〇年,贞丰要修“亭子”,汪富明承包了这项工程,自费到昆明、贵阳、黄果树等地参观,每到一处,他的注意力都在“亭子”上,吸收“营养”。回到贞丰,他精选了十个得力“选手”,干了十个月,又一件“艺术品”怡心亭在贞丰县医院完成。 汪富明会修亭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兴义跋浪亭工程点名叫他带队。这次,他又自费到了苏杭“游览”,并花一百多元买了有关书籍和图片。跋浪亭是一座中西结合式的公园,汪富明不惜花工,严格掌握质量,常常对不理想的地方返工重来。一年后,跋浪亭跋浪而起,他又一次赢得了信誉。 汪富明的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向笔者讲了两件事,一件是:前些年,他的一个女友因“决不做一个泥水匠的妻子”而与他决裂,使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另一件是:有一次用户来看新建好的宿舍楼,一位多年三代同堂的同志紧紧握着汪富明沾满灰浆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建筑工人!第二件事使汪富明经受住了打击,更加执着地热爱建筑事业……。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汪明华
责任者
汪富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贞丰建筑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