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的“芦笙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3009
颗粒名称: 苗家的“芦笙节”
分类号: K893
摘要: 本文文章主要介绍了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芦笙节”,包括节日的庆祝方式、芦笙的特点、节日的意义以及节日期间的活动。
关键词: 苗族 民俗 芦笙节

内容

每年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是我州省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芦笙节”。这几天,苗族人民完全沉浸在欢腾的气氛中。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们踏着芦笙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芦笙是苗家人喜欢的一种乐器,大的高四五米,小的一二米。芦笙节是苗家人民在春节之后,春耕之前,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和向对方父母显示自己才能的时机。节日前,男女青年通常把自己心爱的情人向母亲和嫂嫂透露。芦笙节时,母亲们通过对青年们的歌舞技艺的现场观察,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道德品质,劳动好坏,帮助子女选择好对象。在苗族人民中,不善于歌舞、道德败坏,劳动不好的人,是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爱人的。节日期间,还举行斗牛、赛马和蓝球比赛等。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汪富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芦笙节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