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挞联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2599
颗粒名称: 小米挞联粑
分类号: TS971
摘要: “挞联粑”,这个名字真怪!那好,让我们一同到册亨沿江一带走一走。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有其各自不同的、独特的风情、习俗。“了年”前后,如果我们到沿江农家小坐,不管是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热情好客的主人都要拿出一串串用芭蕉叶叠成两折,形状扁平的食品款待客人——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挞联粑。挞联粑颜色浅黄,柔软可口,糯香味甜,越吃越想吃。挞联粑的制作年代起于何时,无文字考证,但据打兵寨子八十高龄的罗娅利讲,她的老祖母年青时就是做挞联粑的高手,由此推断,至少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一道食品竟然隐含着如此深长的情素。当你品评着挞联粑的滋味时,一定会引起你邃远的联想。
关键词: 民族 风味小吃 小米挞联粑

内容

“挞联粑”,这个名字真怪!你吃过挞联粑吗?没有。你见过挞联粑吗?也没有。那好,让我们一同到册亨沿江一带走一走。
  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有其各自不同的、独特的风情、习俗。春节——这是中华各民族都要隆重欢度的佳节。我们布依族不仅过春节,也就是新年;还要过“了年”,那就是正月的最后一天。“了年”前后,如果我们到沿江农家小坐,不管是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热情好客的主人都要拿出一串串用芭蕉叶叠成两折,形状扁平的食品款待客人——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挞联粑。
  挞联粑颜色浅黄,柔软可口,糯香味甜,越吃越想吃。它的制作方法是用当地特产的糯小米磨碎以后,吊浆晾干,将小米面粉掺芝麻、红糖、小苏子等合水揉均,用芭蕉叶包成条投入蒸笼里急火蒸熟;有的还先用小香蕉搅成肉泥按一定比例作原料,蒸出的挞联粑带有香蕉的清香、甜润,独具风味。
  挞联粑的制作年代起于何时,无文字考证,但据打兵寨子八十高龄的罗娅利讲,她的老祖母年青时就是做挞联粑的高手,由此推断,至少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叫挞联粑呢?说法没有定论,取可靠的一种说法是:男青年打“老庚”,女青年打“同孃”时特制的结拜物,各自到对方家里都要打粑相庆,所谓不“打”又想识嘛!另外还有“挞联挞联,患难相连”之意。
  一道食品竟然隐含着如此深长的情素。当你品评着挞联粑的滋味时,一定会引起你邃远的联想。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程道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