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黔西南报》 报纸 |
唯一号: | 250820020230002515 |
颗粒名称: | 小议环境与成才 |
分类号: | B848.4 |
摘要: | “人生在勤,不索何求。”追溯历史的踪迹,我们不难找出许许多多以勤奋和毅力获得成功的例子:铁棒磨针、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但是是否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呢?任何成功,那怕是极微小的成功,都是在一定的背景和条件下自身努力的产物。单有主观努力,而不具备起码的客观条件,成功是不可想象的。荀子运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君子”的资质並不比一般人特别,只不过善于借助“外物”罢了。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有这么一个公式: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十少说空话。如果加上“客观条件”,它就更为合理了。 |
关键词: | 成功 勤奋 客观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