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要有个明亮的世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2230
颗粒名称: 心中要有个明亮的世界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燕玲通过串门经历的触动,从张海迪的事迹中找到了人生方向,并努力追求理想。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文学 散文

内容

在我刚会用天真新奇的目光观察世界的时候,小儿麻痹症给我留下了终身的后遗症。凭着争强好胜的性格,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初中毕业后,我升入高中。支撑着我学习上进的是美好的理想——总有那么一天,我胸前要别上一枚大学的校徽。然而,严酷的现实又总是给我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一天晚上,我到一位同学家串门。刚一进屋,就看到她的一家人都在伤心地流泪。原来,这位同学的一位表姐,也象我一样身患轻微残疾。她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便去拓建之初的深圳。然而,在深圳也未能找到适合她病体胜任的工作。绝望之际,她走上了绝路……听完这位同学一家的哭诉,我顿觉天昏地暗,几乎晕倒。我的心在无声地哭泣——不仅为她表姐的死,而且也为我的不幸,为我是否有一个好的归宿而悲戚。这次撕心裂肺的串门,使我感到前途渺茫,心灵上象判了“死刑”一样,万念俱灰,绝望难拔。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茫然之际,报上刊登了当代青年的楷模——张海迪大姐的事迹。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张海迪大姐能以惊人的毅力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我怎么能盲目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呢?我重新冷静地思考自己。我意识到,命运使我失去一个正常人的脚,但我的大脑和手还是正常的。我为什么不去奋斗,不去拼搏,不去寻求有意义的人生道路呢?从此,我又勤奋起来。通过高中三年的努力学习,我终于考取了黔西南州财校,理想的追求又一次在我的心里萌发了。
  这一次思想的转变使我切身体会到,人生道路上谁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呢?只要心中有一个明亮的世界,就会百折不挠地追求光明的前程,实现自己的理想。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燕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